俄报:俄新版外交构想聚焦“软实力”

文章对比分析2000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俄外交政策构想版本,从软实力、全球秩序、经济外交和独联体外交等多个层面的不同表述来分析俄外交政策趋势,以及俄对全球政治和自身定位看法的变迁。

【俄罗斯《独立报》4月8日文章】题:“软实力”的光与影

当今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地缘政治进程和趋势的发展日益加快和复杂,光怪陆离的全球政治空间正变得愈发混乱。

2013年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的最重要出发点是———制定应对新挑战的前瞻性战略。现在,我们就将2013年、2000年和2008年的俄外交政策构想予以对比。

“软实力”首次纳入视野

新版构想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优化了俄外交学说。当中没有突破性创新。它更新了外交坐标系,使之适应变化的形势,明确和细化了俄在国际政治中的行动“路线图”,加入了过去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条款。

“软实力”的概念首次作为方针被写入文件中。它是依托公民社会资源、信息交流技术、人文及其他经典外交之外的方法解决外交问题的综合性手段。

同时,构想对存在的暗礁———一些国家非建设性地、不合法地动用“软实力”向主权国家政治施压、干涉他国内政、操纵舆论和民意的风险———给予了高度关注。

推动建立网状联盟

三份构想都清晰呈现了全球进程急剧加快的势头。如果说2000年构想注意到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占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建立的趋势,那么2008年构想则把“多极化”看作新的世界基本进程,认为它是朝“多中心国际秩序”发展的结果。

2013年构想指出的已非趋势,而是清楚显现的事实。国际关系处于过渡期,其特点是“正在形成多中心国际体系”。国际力量和发展潜力正在分散,并向东转移,首先是亚太地区。其他新兴国家也逐渐走向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前台。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当然不尽相同。因此,把正在形成的不平衡的地缘政治轮廓说成是非对称多极化也许更准确。

如果说2008年构想过于乐观地谈论更能抗御危机的国际体系形成的前提,而这最终被随后的事态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今天的评价则彻底改变,反映了在国际经济危机因素不断积累、主要西方国家结构性矛盾悬而未决和持续萧条的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金融经济挑战。

2013年构想从过去的构想中复制了一个重要内容———网状外交,它正替代以结盟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但增添了一个实际任务———推动建立有俄罗斯参与的灵活的、不结盟的网状联盟。网状联盟形式如今是加强安全和金融经济稳定的因素。

自我评价发生大转变

许多事都取决于我们如何评价俄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这指的是我国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型和世界发展模式变化形势下的地缘政治身份。近十年来,俄罗斯的自我评价发生了很大转变。

在2000年构想中,俄被看成是绝对的“大国”。最近几年,对它地缘政治地位的评价则谦逊多了。2008年构想把俄定位成“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心之一”、主要国家之一和“最大的欧亚国家”。

2013年构想的措辞则再度修改:俄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作为国际事务和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平衡因素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作用”。“俄罗斯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和建设性的一员,协助制定积极、平衡和统一的国际议事日程,并协助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尽管存在表述上的细微差别和更准确的说明,但不言而喻,俄客观上始终是地缘政治上的重量级选手。

“经济外交”凸显大变化

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的立场和优先方向出现了重大变化。在2000年构想中,有关这一点的专门章节篇幅并不长。其中提到的最优先任务是为在俄建立市场经济确保有利外部环境,以及更新俄对外经济专长以保证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1998年经济危机后,从中显然可以看出重视原料出口的潜台词。

在2013年构想中,首次把俄外交政策的经济方面概括和具体表示为“经济外交”。其主要任务是确保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关系体系中享有与别国平等的地位,将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出现的风险降至最低,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背景下。

新构想对跟现代化有关的部分作出了原则性修改。在2008年构想中,现代化章节只涉及原料能源体系。保持在能源市场上负责任的伙伴声誉、依靠能源确保经济稳定发展和促进国际能源市场恢复平衡被赋予了首要意义。

在2013年构想中,这一立场被大幅修正。如今提出促进俄经济现代化和多元化,依靠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经营和开展业务的方法以及外资,来提高知识密集型、创新和其他优先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还有一个新的宗旨,其战略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即巩固俄在欧洲与亚太地区经贸联系中关键的过境国地位,手段之一是扩大参与正在形成的货运体系。此外,提出了此前从未如此具体布置过的任务———“在外交上为我国经济主体在海外的利益保驾护航”。

确定组建欧亚经济联盟

相较于本世纪初,如今在保留独联体问题战略优先性的同时,对它的阐述更加具体化。从高度概括的措辞风格来看,2000年构想中关于俄地区外交政策重点的短小章节看起来更像意向性宣言。2008年构想的相关章节进行了明显补充,内容更翔实,也更具体。

2013年构想又增添了新的重大地缘政治措施。确定了组建欧亚经济联盟的任务。新联盟旨在成为“对其他国家开放的联盟模式”,并被视为欧洲与亚太地区之间有效的连接纽带。提出了推动落实自由贸易区条约以更新独联体国家经贸合作法律基础的具体任务。

首次提出的如下立场也引人注目:俄罗斯在尊重独联体伙伴与其他国际主体建交权利的同时,主张独联体成员国全面履行在有俄参与的地区一体化机构中承担的义务。

2013年版本首度将“发展与乌克兰的关系,视其为独联体优先伙伴,推动其加入深化的一体化进程”视为俄罗斯外交未来的具体目标。

与白俄罗斯关系的重点也被重新编排。在2000年的版本中,首要任务是巩固俄白联盟,使之成为“两个主权国家一体化形式的极致模式”。这显然是高估了一体化的前景。较之上文的提法,2008年版本要务实一些,“在打造统一经济空间的进程中营造条件,逐步使俄白关系过渡到市场原则,有效建设联盟国家”。然而,最新版本则将重点放在扩大与白俄罗斯在联盟国家框架内的合作、深化各领域一体化的进程之上,这又是一大转变。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各类事件相互叠加、此消彼长,专家们对长期甚至是中期前景的预测,都常会在现实的风云变幻面前败下阵来。我们务必要实现俄外交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令它不至于被某些给社会造成阵痛的国内负面事件所影响、所掣肘。然而,我国外交工作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老毛病似乎总是难于避免:空谈、缺乏头绪、寻找罪人、无罪者遭惩罚、未出力者却获褒奖。(作者俄外交部外交学院教授马克·奈马克)

(原标题:俄报:俄新版外交构想聚焦“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