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5月5日电(记者朱国亮)滔滔江水一如30年前奔流不息,但长江两岸已是翻天覆地的巨变,昔日大量滩涂、芦苇被林立的码头吊车、高楼、工厂所取代。南京以下,直达太仓,长江如同一条城市群中的内河。

“把世界引进长江,把长江引向世界”。在长江之上,有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他们只有360多人,却担当起了长江对外开放的先锋队。

引航30年“引”来沧桑巨变

30年前,1983年5月7日,巴拿马籍“日本商人”号远洋货轮满载11000立方米木材,在长江引航员的引领下,首次驶靠江苏张家港码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港口第一次迎来外国籍船舶。此后张家港的发展如同插上了翅膀,发展之快令许多人都感觉如同梦境一般。

1996年,张家港口岸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吨;2004年,张家港口岸成为全国首个海关税收超百亿元的县域口岸;2010年,张家港口岸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仅用四年就实现再造一个亿吨港目标。

在长江沿岸,几乎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外向型企业或产业的快速发展,都与长江引航密不可分。据统计,在过去30年里,长江引航人共引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56万余艘次,总吨51亿,净吨27.8亿,引航里程达9874万公里,承担了沿江地区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

引航30年“引”来世界赞誉

对进入领海和内河的外轮强制引航,这是国际惯例,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也是对不熟悉本国航道情况的外轮和本国船舶所提供的必要服务。

长江航道曲折、狭窄、多变,却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黄金水道”。长江江苏段平均每分钟船舶流量达3.5艘次。

“从大海来到长江,对于许多海上巨轮而言,就如同大卡车开进了小街巷。”长江引航中心党委书记沈祥法说,“无论是航行、调头、停泊,时刻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船大难调头”。对于有如足球场,甚至是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海轮,待出现险情,想挽回已经很难,船位的准确预判是引航的关键。引航工作日记堆起来有一米多高的姚泽炎,在业界有长江引航“百科全书”之称,他预判的会船、追越时间甚至能精确到每一分钟。

如今,长江引航中心的服务范围上至云南水富,下至上海宝山,里程全长2830余公里,其中对外轮开放纵深已达1331公里,平均每天进出长江的外轮超过80艘次,不时有超长、超载、超吃水船舶因需要行走长江。据长江引航中心主任汪吉发介绍,他们将事故率控制到了0.032 。

位于张家港市的沙钢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典型外向型企业,其大部分原材料、产品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各种大型设备,都是靠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运进运出。

“航运业有句老话,一寸水深一寸金,引航的 深度 对企业而言也是金,引航每一次技术突破对我们企业来说都是一次红利,一份安全保障。”沙钢集团总裁龚盛说。

引航30年“引”领希望之路

“一列100节的火车,运量也不过6000吨,而一艘大型货轮,动辄以万吨计。”长江引航中心党委书记沈祥法说,“长江干线通航里程达2800余公里,是老天爷给我们最好的天然运输通道。”

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已达18亿吨,这一运量相当于全国铁路年货运量的46%。“绿色高效的长江航运是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这个红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且还体现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说。

在这位局长看来,长江航运“既古老又现代,永远是朝阳产业”,且具有投资省、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安全性能高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在煤矿粮油等大宗物资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明显优势。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长江航运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掘,沿岸依然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而绿色高效的水运更代表一种新的趋势。作为长江开放、长江航运的先锋队,长江引航队伍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长江开放的重要引领力量,他们引领的是绿色发展之路,是希望之路。

(原标题:长江引航30年:把梦想“引”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