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种公司三亚分公司总经理杨毅在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介绍水稻育种情况。康宁摄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讯(记者 康宁)民以食为天,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粮食问题是国运民生的头等大事。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喜获“九连增”,今年能否实现“十连增”,种业成为决定粮食产量的最大因素。

今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对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安排。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潜力巨大的市场为我国种子行业赋予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相比跨国种业巨头,我国种业进入市场时间尚短,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种业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种公司)作为我国唯一以农作物种业为主营业务的“育繁推一体化”国家级种子公司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挖掘小种子里的大学问,助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以高科技培育优质种子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公司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要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2011年7月,中种公司立项投入巨资50.6亿元启动建设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种业企业最大规模的投资。中心引进了十余位经验丰富的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逐步形成了院士领衔、国内外一流专家挂帅、百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这里,他们以生物育种为重点,推进优质种子的自主研发,改变高端作物种子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控制的局面。

2012年4月,在中种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诞生,首批3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获颁许可证,标志着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出坚实步伐。据介绍,有了这个有效工具,相当于把大田搬到了实验室进行大规模精准筛选,从而减少了田间工作量,加快育种进程。使原来一个品种平均8到10年的育种周期,缩短到现在的3到5年。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需要有坚实的核心竞争力。”中种公司三亚分公司杨毅说,这种竞争力来源于科技。据悉,目前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从事南繁科研工作的有来自5个玉米研究团队、4个水稻研究团队和3个瓜菜研究团队的80余位育种专家,种植玉米优势材料1万多份、籼稻材料1万多份,粳稻材料1000多份和瓜菜材料500多份。其中,杨毅率领的团队十年来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2个,在7省份审定32个,公司首个自主选育的审定品种“Ⅱ优629”因综合性状好、产量突出,如今已推广至海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五省,且选育近十年仍深受市场青睐。

杨毅介绍,中种公司常年南繁育制种面积约4万亩,其中水稻3.2万亩、玉米5千亩、瓜菜及其它作物1千亩。每年都有一大批优势组合参加国家及各省份的区域试验,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丰富的后备品种资源。

创新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海南南繁育种基地稻田。康宁摄

从2000年底《种子法》颁布至今,种子行业真正进入了市场化阶段。国家取消了对主要作物种子的管制,打破了原国有种子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民营种子企业纷纷成立、外资种子公司进入我国,拉开了中国种业激烈竞争的序幕。面对竞争,作为“国家队”的中种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挑战。多年来,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中种公司在服务与管理创新方面也寻找着适合市场发展的方式。

在选育推广阶段,中种公司在研究品种配套种植技术时,充分发挥中化集团农业投入品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反复田间实验,为作物种子研制最适宜的化肥伴侣,达到“好种配好肥,好肥促增收”的效果,进一步简化了种植程序,为农户提供了便利。

在制种领域,中种公司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拥有包括参、控股企业在内的生产基地约60万亩,拥有12个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中心,2012年生产优质商品种子超过2.5亿公斤(含参、控股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川种种业在四川探索了一条“公司+流转基地+专业制种大户+当地劳动力”的制种生产新模式。川种公司以每亩800斤黄谷的价格向当地农民租赁土地,租期为五年。2012年当地黄谷的价格为1.45元/斤,农民租金收入为1160元/亩,高于从事大田生产的收入。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当地农户流转土地积极性都得以提高。同时,从制种企业来看,基地流转后,由于实施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种子生产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产量上的规模化效益也开始显现。

在销售方面,中种公司在全国建立了22家省级营销服务中心。在全国重点农业县设立标准化的优良品种示范田,与区域科研院所、种植大户等合作,通过提供良种供应与良法服务,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与种植技术。

目前,在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种公司依托自身市场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的优势,在产学研用多个环节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寻找着机遇,也直面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