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5月8日电(记者吴新生、韩瑜庆)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野生麋鹿种群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5月初,记者来到保护区内的南黄海湿地,这里是野生麋鹿的乐园,芦荡、草滩、林地等适宜麋鹿生存的地貌环境一应俱全--这一有着数百万年生存史,几度濒临灭绝的物种,正在它的原生地繁衍壮大。

“我们这里原本就是麋鹿的自然栖息地,不仅出土过大量的化石,还有麋鹿的伴生动物牙獐出没,所以是保护麋鹿的理想之地”,保护区工作人员侯立冰介绍说。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鹿科动物,因为面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也被称作“四不像”。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大约一百多年前,野生麋鹿灭绝,人工豢养在皇家猎苑中的麋鹿,也因为随后的战乱和掠夺,在中国大陆绝迹。漂泊海外的麋鹿种群最少时仅剩下18头。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了重引进项目。1986年,39头麋鹿从英国运到大丰,在保护区开展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探索,保护区总结出一套从引种扩群、半散养再到野外放养三步走的麋鹿野生种群恢复办法,既保证麋鹿的存活率,又维持它的野性。“麋鹿回来要过高温、严寒、疾病、精饲、繁殖 五关 ,特别是冬季我们这里植被枯萎,喂什么样的精饲料才能保证营养,我们费了不少心思。”有着十多年麋鹿饲养经验的倪裕中说。

“麋鹿是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物种,但它繁殖时最怕受到干扰,容易造成难产,我们这里的湿地范围广阔,避免了它们相互之间为争夺领地频繁争斗,同时我们也向周边的百姓宣传保护麋鹿,减小了人为干扰。”侯立冰说。

不仅如此,在保护麋鹿的同时,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日益成为保护区的核心工作。据介绍,1986年保护区建区时,面积仅为1000公顷,到1996年底,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666公顷,现在,这里已经是占地7.8万公顷的世界最大麋鹿自然保护区。在为麋鹿划出的保护区内,涵盖了300多种植物、300多种鸟类、150多种鱼类、近百种浮游生物和十多种野兽、20多种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以及大量昆虫。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区吸引来了东方白鹳。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存3000多头,由于它们对生存条件的苛刻要求,过去这里没有东方白鹳的繁殖记录,2009年三只白鹳幼雏在保护区孵出。

2003年,第一头纯野生麋鹿在保护区顺利诞生,2006年,中国麋鹿宣布退出“濒危动物红皮书”。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野外观测到了野生麋鹿的子三代,野生麋鹿种群数量也扩大到196头。2013年麋鹿产仔期,保护区又新增幼崽330头,创下新高,繁殖率、成活率、递增率等继续稳居世界前列,整个保护区的麋鹿总数达到了2232头,占全世界麋鹿总数的三分之一多。

(原标题:江苏大丰:生态保护带来麋鹿繁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