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陆玫

“在2000年联合国宣言当中,文化是未被提及的,好像人类是可以在没有文化的条件下发展自我的。但我们认为要实现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发挥其优势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文化的元素植入全球2015年后时代的战略,这就是开这个会的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简称世界文化大会)15日的开幕式上说。

5月15日至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文化大会在杭州市举行。昨日,将对未来5到10年世界文化领域的发展起引领和指导作用的大会成果——《杭州宣言》发布。

3天里,来自81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的450位代表围绕“如果忽略文化,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吗?”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

譬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表示,“中国的很多城市完全是从工厂生产出来的大片城市体,失去了文化的魅力。没有文化价值的城市就很容易被模仿,只有历史遗产才能代表这种价值,从而体现出城市间的区别。现在一个城市里,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历史街区,拆掉了历史街区就是拆掉了城市的未来。”

“文化应被看作是发展新的发动机,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国家困境,所以需要一种突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文化和创意经济可以做到这一点。”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主任金光耀说。

作为结论性文件,主题为“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的《杭州宣言》中提到,“面对人口增长、城市化、环境恶化、灾害、气候变化、日益凸显的不平等和持续贫困,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途径,以期从更宽泛的层面反映人类的进步,强调民族与民族、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平等、尊严、福祉和可持续性,这些新途径应当充分考虑文化的作用。”

《杭州宣言》呼吁对2015年后联合国全球发展框架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影响的政府和政策制订者,将文化纳入所有发展政策和计划中,推动文化对于减贫及包容性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文化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资源,同时建议将一项以文化为中心的目标纳入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中,“这项目标须建立在遗产、多样性、创意和知识传播的基础上,包含清晰的目标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