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28日电(张一然 吴宇)今年92岁的犹太老人加里 马茨多尔夫(Gary Matzdorff,中文名“马自达”)是二战时期来沪避难的约两万名犹太人中的一员,18岁起他随父母和外婆在上海生活了十年。近三十年间,他六次从美国回到上海,每一次都会到当年的居住地 虹口区提篮桥一带走走看看,用上海话和当地居民交流。近日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他回忆当年难忘的青春岁月,数度哽咽。

“上海是我的生命,上海改变了我的生命。”这是马自达的心声。

上海话——魂牵梦绕的上海情结

“屋里厢”(意为“家里”)、“嘎子婆”(意为“老婆”)、“啥门子”(意为“什么”)……马自达一开口,上海话说得比普通话还好。刚到上海,他就作好了长期居留的准备,并开始学说上海话。幸运的是,他在一家煤制品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了一个会讲一些英语看门男孩,他们经常用上海话聊天,天长日久,马自达上海话就讲得“老灵光”。

“后来在美国生活,我遇到看上去像中国人的游客,就去与他们交流。偶尔遇上来自上海的,就正好练习上海话。”马自达以至今仍能说不少上海话为自豪。

当年,马自达在上海的邻居除少数犹太同胞外,几乎都是中国人,他们经常交流,互相帮助。“当时我们都没有什么钱,有时一起吃饭只能在路边小摊上”。在他看来,犹太难民和当时的中国人都在日本侵略者的控制之下,有着相同的命运。

从一张纸巾开始的爱情

马自达回忆,在上海避难期间,他与一位德国朋友几乎每个周五下午都会去永安百货店顶楼跳舞。1940年的一天,他在这里遇到了两个中国女子。马自达想和她们搭讪,但不知道她们是否懂英文。于是他让侍者将一张纸巾递过去,上面写着:“我们能聊聊,并一起吃晚饭吗?”纸巾送回来时,上面用英语写着:“好的。”

这两位女子是王小姐(Cleo Wang)和陈小姐(Betty Chen),她们在附近开了一家出售桌布和上等比利时蕾丝的商店。

后来,马自达开始与王小姐约会,而他的德国朋友则开始与陈小姐交往。据马自达说,王小姐曾在上海的美国学校接受过教育,英语很好。她有一个兄弟在四川路上的邮局工作,马自达曾与他合伙从美国进口链霉素。

虽然之后与王小姐的交往只持续了六个月时间,但这段交往让马自达的上海话突飞猛进。

1947年,马自达遇到了从奥地利来中国避难的玛丽安娜 特尔纳(Marianne Terner),两人一见如故,相识一个月就结婚了。婚礼在犹太人建立的摩西会堂举行。

陈振宏——在上海认的干儿子

1982年12月,马自达与儿子重回上海,在虹口提篮桥一带的长阳路上散步时,突然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上来问他:“你迷路了吗?需要帮忙吗?” 马自达则用上海话回答:“这是我屋里厢。”年轻人很惊奇,随后他帮忙翻译了几个路名,一起走了一段路。

这个大学生叫陈振宏。他英语学得很好,也熟悉二战期间在沪犹太难民的故事。之后,他一直和马自达保持着联系,并在马自达的帮助下去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现在,他和家人定居在亚特兰大。

陈振宏和马自达亲如父子。“Jerry(陈振宏的英文名字)是我的教子,中国人说的干儿子。我为他感到骄傲。”马自达说。(完)

(原标题:92岁犹太老人:“上海改变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