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6月1日电(记者 董建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心里孤单时却经常无人诉说,文化生活又很贫乏。”福建将乐县万安学校的初一学生陈云一脸落寞。

陈云来自一个偏僻山村,三四岁起,父母便外出打工,她与年迈的爷爷相伴。平日里除了做作业,便是做一些家务事。“爷爷和我沟通得也很少,不了解我的想法,很多心事只能憋在心里,性格也变得很孤僻。”

孤单做伴,寂寞成长,这是陈云对自己青春的一个描述。陈云记忆里,即使父母闲暇回乡,除了偶尔带给她几件漂亮的衣服外,也很少和她交流。“他们很多的时间用在打牌,走亲戚。”陈云说,自己文化生活贫乏,体育活动参加得很少,羽毛球、乒乓球基本没有摸过,只拥有几本可怜的课外读物,也翻得发黄了。

陈云只是中国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根据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增多,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的留守儿童也在增多。“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听着刚上二年级的孙女雯雯的歌声,家住福州鼓楼区的林大爷就感到心酸,“肯定是想妈妈了”。孙女刚满3周岁时,父母就去外地工作了。

“孩子7岁了,文化、体育活动参加得很少。”林大爷时常带着孙女在家属院里溜达。看到别的孩子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一家人欢乐的场面,孙女总会哭闹着要爸爸、妈妈。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处于放养状态,父爱母爱有名无实,甚至成为情感上的 孤儿 。谁为他们的情感和文化缺失补位?”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说,留守儿童群体中已出现对文化生活的“高渴求”现象,可是现实条件却充满太多的限制。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采取留守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为他们“量身订制”文化服务,把文化服务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引导文化企业、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文化建设,依托文化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服务。

(原标题:情感上的“孤儿”——谁为他们的文化缺失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