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北频道6月4日电(记者皮曙初)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来到大别山麓的黄冈市,投资16亿元的“遗爱湖公园”、引资10亿元的“东坡外滩”,这些与东坡文化密切相关的大手笔令人震撼;而近千个在建项目、200多个亿元项目同时开工的大气魄,更是让人震惊……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因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黄冈市正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另类”发展路径,实现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崛起梦想。

“首席导游”与“不惟GDP的湖”

“苏东坡为纪念徐君猷罢任黄州知府,写下《遗爱亭记》,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遗爱湖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在黄冈市采访,市委书记刘雪荣亲自当“导游”作解说:

遗爱湖原是黄州城区“藏污纳垢”之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排湖中。从2007年开始,黄冈着手大规模整治,关停搬迁污染企业,截污清淤净化水体,将“纳污池”改造为一个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城中湿地公园。

“踏歌人去山阴道,载酒船来镜水中。”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投入改造,遗爱湖重现水乡意境,水清,岸绿,多年不见的水鸟在湖边栖息。而对公园里的一物一景,刘雪荣信手拈来都是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的诗词。

遗爱清风、临皋听涛、东坡问稼、琴岛望月、一蓑烟雨……刘雪荣的“导游词”侃侃而起、旁征博引,自己很陶醉,听众也受到深深感染。这“遗爱湖十二景”的名称,也是他逐个“琢磨”出来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刘雪荣到黄冈后,一直致力推动遗爱湖公园的改造,有重要客商来考察,他都亲自作“导游”,讲解“湖”的故事,为此还得了个“遗爱湖首席导游”的称号。

六月初的夜晚,遗爱湖公园里热闹非凡:排成方阵跳广场舞的,跟着音乐打太极拳的,借着灯光打羽毛球的,全幅武装溜旱冰、滑轮滑的,端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的……男女老少,其乐融融,场面蔚为壮观。

原来,这个环湖29公里的大公园,还是一个全开放式的市民公园。公园里的百姓称遗爱湖是“市民的湖”“群众的湖”,他们说,黄州城里的大部分群众,步行不过三十分钟,就可到达这个家门口的公园。

有人问,遗爱湖整治成功了,却没有像一些地方那样大规模搞开发、种楼盘、卖湖景创造GDP,有什么效益?刘雪荣说,市民的幸福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品位提升了,这就是效益啊!

“道一地山水,观一处民心,遗爱湖具有创意的改建,着实让老百姓叫好。遗爱湖情动黄州,遗爱湖公园景悦市民,来往者愉悦新景,传送着遗爱精神,湖光山色,再造心情,念一方水土,悦一地人心,和谐一方人民。” 一位网友在“黄州论坛”中写道。

从“文以城生”到“城以文兴”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这里工作生活了4年零2个月。

林语堂说:“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黄州,苏东坡达到了一生艺术创作的巅峰,完成诗、词、赋及散文作品753篇,包括文学上的代表作“一词二赋”和书法上的代表作《寒食诗帖》。

2006年8月初赴黄冈任市长,刘雪荣就有一个强烈的印象:“我们呼吸的空气里还弥漫着苏子气息,我们走过的街道、说出的地名、谈起的建筑都与他息息相关。”他倡导主办“黄冈讲坛”,并登台作了第一讲《人间绝版苏东坡》,追问该如何唤醒沉睡在黄州古城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

一直以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示人的城市意象,几乎在一夜之间,以另一种形式被激活。除了赋予遗爱湖新的使命,黄冈市还有一系列的举措,把东坡文化做足。

在遗爱湖公园里,他们建起了占地468平方米的苏东坡纪念馆,借助图片、实物、壁画、雕像,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综合展现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坎坷经历。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2010年起,黄冈市与眉山、诸城、徐州等被称为“苏东坡生命之旅”的城市,建立城市联盟,又与惠州、儋州、眉山等城市签订友好联盟协议,轮流举办东坡文化节,共同推动东坡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2010年在黄冈市举办的第三届东坡文化节上,一位专家提到,苏轼出生地四川眉山市有位叫王刚的年轻人在北京创业,发展东坡文化,产业做得不错,这个不经意的细节让刘雪荣眼前一亮,他当即提笔,给王刚写了一封激情扬溢的邀请信,请他到黄冈投资。

2012年,由北京眉州东坡万景投资有限公司斥资10亿元的“东坡外滩”项目,在黄冈遗爱湖畔落地生根。这个项目取宋风古意,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 将打造成展示东坡精神的文化地标。建成后,黄冈市民可在华灯初上之时欣赏“明月几时有”的美丽意境。

来自四川的客商刘德怀说,在黄冈,“讲东坡”“说东坡”正在变成可以带走的东坡文化、可以消费的东坡文化、可以享受的东坡文化、可以传承的东坡文化,黄州古城正变成一个充满文化意象的黄冈新城。

千年黄州迎来千企竞进

“一览千古黄冈史,江山有幸驻国魂”。到黄冈来的外地客商,尤其感慨于这里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

在文物总量位居湖北前三甲的黄冈市博物馆,记者看到,这里经考证的历代名人有1600多位,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等等,给黄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更有着鲜红色的历史记忆。

2011年,刘雪荣再登“黄冈讲坛”,演讲《千年黄州》,提出要“将黄冈的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变成核心竞争力,变成可消费、可带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黄冈市相继出台《名人文化建设规划》《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推动建设“中国名人之都”。

文化资源的全面激活,为黄冈营造了蓬勃发展的“城市大气场”。不仅黄州城区欣欣向荣,各县市也是千帆竞发,红安军事文化产业园、黄梅禅文化旅游园、蕲春健康文化产业园、罗田百里生态画廊……文化产业园区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项目,为黄冈趟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李时珍故里蕲春县,不仅农民种药材,市场卖药材,还引进了台资企业李时珍医药集团,对医药产业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包装。全县已有160多家医药企业和药材种植基地聚集发展,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物流、旅游、养生、文化交流的中医药全产业链。

今年初,黄冈市提出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双强双兴”战略,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做大做强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老区发展的四大重点和支撑载体。围绕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医药化工等十大重点产业,黄冈市组建10个产业招商分局,开展专业招商。

“革命战争年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的今天,黄冈市正以满腔热情、满怀豪情,迎接千家企业跃进大别山。”刘雪荣说。

截至3月底,黄冈市在建项目913个,其中亿元项目231个,同比增长131%。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79家,而在2006年还不到200家。

不久前,中国恒天集团与黄冈市政府签订协议,在黄冈投资200亿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城”。

(原标题:城中大湖:闹市之中乐自然——黄冈市文化兴城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