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特约评论员 顾骏

今天,在全国考生及其家长和老师,乃至全社会的期待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一时间,从政府到学校到家庭到企业,全部进入“备战”状态:为考生服务的宾馆、出租车被预订一空;警车为接送考生的大巴开道,限行规则为接送考生的私家车“破例”,校门口安检升级……更不用说发生在考生家里的一幕幕全家总动员的景象了。

在中国大地上,好像再没有任何一个单独事件如高考这样,能引发全民的关注和激动。所有这一切据说只是因为一个信念:“高考是最公平的”。

确实,高考以其“同一张考卷”的形式,表现出对所有阶层一视同仁的态度,不管多么贫寒或者多么权势显赫,至少在那几天里,所有考生需要回答同一系列的问题,一时之间好像所有社会差异都消失于无形。

为了这个平等,高考和中国教育作出了巨大牺牲,学生和国家也作出了巨大牺牲。作为教学评估手段,高考本来具有许多功能,现在都放弃了,只剩下筛选一项功能;个人接受12年的教育并不是只为了获得一块大学的敲门砖,而是期待通过教育获得整体的发展,可现在一切都被指望“进了大学以后再说”,但人的可塑性允许如此推迟吗?国家指望教育培养出更有创造力的人才,但年轻人为追求平等,只能无奈地接受“应试教育”的模式,成为“考试机器”。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事实上放弃了高考:今年预计有912万人参加高考,但另有大约100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近年来弃考人数几乎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而且弃考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在像北京、上海这样发展程度较高、富裕家庭较多的城市,不少学生高中毕业之后选择出国留学,总体上其人数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内陆又有许多学生,或者因自认考不上大学,或者因考上以后经济上承受不起,或者因考上后毕业时也未必就能找到好工作而放弃高考。

如此悖谬甚至诡异局面的出现给国人以极其深刻的刺激,被寄予维护社会公平之厚望的高考,已显现出公平功能的衰退。既如此,这是否意味着,高考真到了可以改革,也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其实真正的高考改革已经开始。最近教育部发文,正式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和高考分离。这样,高职不再成为高考落榜者的安慰剂。愿意选择学一门手艺,走另外一条职业道路的高中生,可提前作准备,没必要再陪以进大学为目标的同学做没完没了的习题。用专家的话来说,这份文件是提供给学生和家长的一幅“人才成长的路线图”。

如果留心周边,可以发现,近年来各种私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不断涌现,而且往往采取中外合资等方式,引进名校资源,确立了一个高起点。这些学校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是“质优价贵”。这预示着未来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和学生,可直接选择私立学校,少了这部分学生的竞争,家境不足以支撑高学费的学生或许可以减轻些压力。

如此走向,不会破坏高考的公平,因为公平仅仅相对公共资源而言,却能大大拓展高考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空间:考试途径多轨制加上社会流动渠道多轨制,将极大地缓解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现象,而一旦高考指挥棒不再具有那么强大的魔力之时,教育就可放手改革,不用再被大学入学率牵着鼻子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多年准备却一直得不到实现的教改举措,有望逐步推出,中国的教育或许就此揭开新一页。让我们期待。

如果上述改革算是愿景,距离还太远,那么眼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立即做很多切实帮助到考生的事情,比如说考场周边的工地应暂停施工以为考生创造安宁的考试环境,在居民小区避免制造可能干扰考生正常休息的噪声,交警部门应随时待命帮助有需要的考生抵达考场,等等。改革愿景很重要,但不妨先从点滴改进做起。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