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董峻)我国自加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来,从其下属研究中心无偿获得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近5万份,为主要农作物如杂交水稻、高赖氨酸玉米、高品质小麦等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7日从“中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30年论坛”上了解到,这些农作物种质资源占我国国家农业基因库种质资源总量的1/8,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种质基因库。我国用CGIAR的材料育成了252个作物品种,其中小麦160个,水稻25个,玉米12个、花生15个、马铃薯18个、高粱16个。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说,自1984年中国正式成为CGIAR成员国以来,双方在种质资源交换与新品种培育、合作研究、人才培养、高层决策等诸多方面硕果累累。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与CGIAR及世界其他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

会议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联合宣言,双方同意就遗传资源、作物与动物育种、生物技术、生物安全、植物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加强合作与共享知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生产力,促进作物改良品种的广泛应用。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成立于1971年,是由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等65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共同资助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我国于1984年成为该组织成员国。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协调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与中国的合作。

(原标题: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无偿供中国5万份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