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6月12日电(记者高洁)“我真正开始创业是从38岁开始,对中国民办教育前景的信心让我下定决心。”创办山东英才学院之前,杨文在山东一所公立大学任教,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和社会尊敬的大学教师身份,杨文挑战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当时的观念。

“1998年,山东省30万高考生中落榜生有20万,如果民办学校不提供就学机会,这些落榜的孩子就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曾经边在被服厂上班边考大学的经历让杨文深切感受到“读书改变命运”的意义。

“圆落榜大学生的梦”让杨文和一批老教育家联合起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山东英才学院在2002年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高职院校,于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

当初四处借钱租校舍办教育的杨文并没有预料到山东英才学院的资产总值能超过10亿元,拥有1300亩校园、1400多位教职工和36000余名学子,并且将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而在2005年时,杨文“重内涵建设轻规模建设”的办学方向还遭受到团队质疑。

“从民办高校内在发展来看,办学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势必带来生均教育指标的下降,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校生规模必须与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相适应。”在杨文的劝说下,学院主动撤销了五年高职、预科、中专等教育类型,只保留专科和本科两个教育层次。

“民办教育机制灵活,举办者和经营者都有很强的生存危机感,学生和家长会把英才的质量度量出来。”杨文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向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除了聘请一大批从名牌高校退休的专家和学者外,学院还积极吸收企业和行业人员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完善校内外教学实践体系。

“圆学生们的上学梦就是圆我自己的梦,而且我相信,只有心怀梦想的人才会用激情不断激发自己的能量。”除了拨款3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杨文还会以讲座的形式将自己实现梦想的经历分享给学生们。“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在北京的高校攻读MBA、EMBA课程时,我总是坐夜车去,坐夜车回,天亮赶到学院上班。是梦想让我坚持。”

2013年杨文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有了更高的平台为民办教育的发展鼓与呼。“这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民办教育,不断出台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优惠政策。这也鼓励我继续扎实工作,认真履责,创办一所高水平的民办大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杨文说。

(原标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圆别人的梦就是圆自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