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15日电(记者张和平)假冒伪劣的药品、食品牛奶害死人,最近温州出现的假冒伪劣“新产品”——冒牌急救车也差点害死人。

病人上了“急救车”险入“黄泉路”

今年5月3日,温州市民林女士致电120急救中心,要求派一辆急救车。她丈夫黄先生是位危重病人,在温州附二医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了40多天,花了60多万元。鉴于病情已有所稳定具备转院条件,经医院同意,她将丈夫转至杭州治疗。

不到半小时,急救中心即开来一辆急救车。林女士与之确认了急救车上的急救设施、医护人员,谈好运送的时间、价格等事宜,每公里10元(事后方知正宗120每公里3元),双方签订了合同。

6月3日凌晨,黄先生离开重症监护室,被推上这辆急救车。

令林女士万想不到的是,丈夫黄先生上车后,一戴上救护车上的呼吸机,拼命摇手,表示很难受,随之呼吸困难。林女士赶紧打电话给楼上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医生下来一看,发现这个呼吸机不灵,马上将黄先生重新推回ICU抢救。

医生说,戴了这个不起作用的呼吸机反而将病人闷住了。黄先生的家属说,病人拔掉急救车的呼吸机后肺里就大出血。次日,医院下发了两次《病危通知书》。

这一折腾,林女士一家不仅白花了60多万元的医疗费,白治了40多天,而且将亲人推向死亡的边缘。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经林女士报警、警方和相关部门调查核实,这原来是一辆假冒“急救车”。车主是一家民营“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

负责调查这一事件的温州市卫生局党委委员胡方杰告诉记者,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个假冒急救车的背后有一个内外勾结的“团队”,他们运作“急救车”的流程是: 正宗120急救中心接线员“一传”接到外界急救车的需求电话后,将此信息截留,转报給“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的车辆调度管理者,该“二传手”立即通知医院司机出车,司机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叫来温州民营中山医院相关的医护人员护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车上的医护任务由司机“一肩挑”。

胡方杰认为,这个假冒急救车“怪胎”的出现,背后折射出温州急救行业诸多尴尬和弊端:

僧多粥少。政府有限的公共资源与社会超量的需求产生突出的矛盾。一个城市按国家有关急救车配置标准, 约5万人配备一辆急救车。温州市区人口300多万,应配60辆急救车。但现有总数42辆,尚缺口三分之一。

“相对不足的急救车资源难以满足超负荷的 院前急救 (入院之前运送)的社会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尴尬无形中变成假冒急救车的 商机 和可钻营的 空子 。” 温州市卫生局局长程锦国说

苦乐不均。在急救资源的管理配置上“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因急救资源有限,好钢用在刀刃上,根据国家有关方面的规定,病人“院前”的抢救送医主要由120急救中心负责。而“院间”(两院之间)的转运和“院后”(出院之后)由谁负责无明确规定。长期以来,许多医院为避免资源闲置,不愿在急救车上多投入,不愿运送“院间”“院后”的病人而将之退给120急救中心,这无形中将“三运”重重压在120急救中心头上使之不堪重负,有时难以确保运送重点。导致山寨、假冒急救车硬打、硬压难。

漏洞多多。政府一些相关部门对急救车的管理挂“空挡”,漏洞百出。政府和卫生医疗部门监管、宣传、告示不到位,许多善良、淳朴的老百姓无法从急救车型、外观标识、车内设施、服务价格等方面辨别真假“李逵”,导致假冒车有可乘之机。120急救中心当班人员的排班方式不科学,接线员、驾驶员、医护人员“三合一”搭档固定死板,这容易使心术不正者结成“利益同盟”,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公权力、公共卫生资源和政府的公信力违规违法谋取私利。举报、打击黑急救车的力度不够、机制不完善等。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6月6日,温州市卫生局经认真调查,立即对相关责任人开出“罚单”:责成市急救中心作出深刻检讨。对市急救中心职工林某、厉某给予开除处分。对临时工作人员林某、叶某予以辞退。对调度科副科长吴某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去其调度科副科长职务。对市急救中心主要负责人陈某给予记过处分。

同时,市卫生局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对市急救中心从严实施整改。

有关专家认为,从体制、机制上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杜绝、打击假冒急救车的治本之策。

专家建议,重点是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急救设施的投入,努力满足社会对医疗急救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要明确“院前”“院间”“院后”运送的分工,确保重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由市级急救中心或国有企业组建成立急救运送服务中心,调动卫生医疗部门有限的急救资源实行集中管理,追求资源有效配置和效益最大化,解决“院间”“院后”病人运送之难,缓解120 “院前”运送的压力。卫生、运管、公安齐抓共管,建立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假冒急救车。建立举报、投诉、处罚假冒急救车的配套机制,重点在医院门口、电梯等人群密集处设立告示、举报信息窗口。调整急救中心“三合一”值班搭档组合,实行轮流错人、错班制,切断“串通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急救队伍教育培训、管理建设,切实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和急救能力。

(原标题:温州假冒急救车祸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