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6月25日电(记者甘泉)在中国重要光伏生产基地江西省新余市的一家太阳能公司车间电池片生产线上,24岁的学徒王艳丽正目光专注地盯着全英文的流水线控制板,她可以熟练地在100多种英文命令间切换,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质量控制。

这名来自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从去年12月开始就在工厂见习。工厂指定专门的“老师傅”王宝强负责一对一指点,以将多年技艺心得传授给年轻学徒。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拥有超过3000万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但由于学校职业教育与工厂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等问题,让这些年轻学生进入工厂从普工成长为高级技工的“蓝领之路”并不容易。

然而,随着中国努力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职业教育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各地酝酿和涌现“现代学徒制”雏形,此前的问题正在得到改变。

“学员身兼职校学生、工厂学徒双重身份,校企深度合作、学员 半工半读 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尝试。”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春荣说,过去我们更多地依靠两三个月短期实训平台培训农民工,但随着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则需要用现代学徒制的理念为这座工业城市储备人力资本。

新余是中国中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产业从最初的钢铁产业独大,发展为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齐头并进。新余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力资本培训转型,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落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等压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依赖廉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上的比较优势难以持续。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勇气和智慧推动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力资本的提升。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内在需要,中国各地越来越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山东,已有25个县(市)建立了“半工半读”的学徒制试点;天津市早在2006年初提出要把职业院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新余市被教育部列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地区。

上海市教育研究所对“现代学徒制”界定认为,首先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感悟,尊重传统。但与传统的学徒制又不同。现代学徒制中学校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大工业生产要求,培养方式也从单纯的经验学习到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培养目标从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现代学徒制也越来越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的重视。英国制定了复兴学徒制的计划,而德国、瑞士也在不断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

这种趋势也被中国基层的官员意识到。新余市人保局副局长龚伟斌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从现在的低端制造业跳脱出来、产业不断升级,但也要避免走上一些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路子。发展成为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制造业强国成为选择,而这一选择的基础就是要建立起培养现代职业技术工人的教育体系。

尽管现代学徒制图景很美好,但探索过程并不容易。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办主任邓志勇说,一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存在困境,且不少学校的教材滞后于企业技术变迁的步伐;其次,企业认为学生对个人期望较高,导致流失率较高,企业承担培训成本,却为他人“做了嫁衣”;第三,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本身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例如,新余一家光伏企业2011年还愿意接收“学徒”,但最近两年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已完全停止这项工作。

“从 看起来很美 到 真的很美 的路依然长。”廖春荣说,“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应该上升为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此外,推动现代学徒制还有待于改革现有的职业院校考评体系,并且应在薪酬和社会地位上给予蓝领技术工人更多体现。

(原标题:中国职业教育探索"现代学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