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徐硙、杨维汉)“6·26”国际禁毒日当天,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1月至5月,全国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32606件,同比增长15.09%,审结28062件,同比增长15.79%,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30959人。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毒品犯罪分子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7393人,重刑率为23.87%,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2.13个百分点。

“从我国近年来毒品犯罪审判情况看,毒品的次生危害凸显。”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毒品犯罪不仅导致毒品向社会扩散,还衍生出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主要表现在吸毒诱发的侵财性、暴力性犯罪频发,毒品再犯、累犯比例较高,合成毒品所占比例迅速上升三个方面。人民法院始终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定不移地对毒品犯罪实行整体从严惩处的方针,严防毒品次生危害。

“对于罪行严重、社会危害大的毒品犯罪,以及首要分子、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严惩,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符合判处死刑条件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孙军工表示,同时要切实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使毒品犯罪分子经济上也受到应有惩罚,剥夺其再犯能力和条件。此外,对毒品犯罪分子也注意综合考虑不同情节,做到区别对待。对于确属罪行较轻,被动参与毒品犯罪,或者具有自首、从犯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并认罪、悔罪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原标题:今年前5月毒品犯罪重刑率高达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