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14日讯 2013年APEC工商领导人会议今天继续在京召开,在“全体会议:香港经济新机遇”分论坛上,由刚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刚;香港著名导演唐季礼;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PBEC)主席王英伟进行圆桌对话。特邀主持由中央电视台评论员徐慨担任。

以下是现场文字实录:

王敏刚:各位嘉宾,今天下午很难得有机会跟我们香港几个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香港未来有什么机遇,除了奶粉以外。

徐慨:除了奶粉以外,其它都可以说,我为什么提奶粉这事呢?因为在座的都是工商界的精英,对香港经济都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我想第一个问题不从这里开始。奶粉是其中一个问题,还有内地的孕妇到香港生孩子的问题,甚至SARS之后香港因为大陆的游客蜂拥而至,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包括大陆人的行为不检点导致的一些问题。

我今年4月份在香港的广场等一个朋友,我亲眼看到一个大陆来的人指着广场服务台的一个人训斥,说这几年要不是我们在你这里买东西,你们活都活不下去,当然这样工作人员的表情是非常难看,我相信香港的奢侈品消费可能跟中国大陆游客的海外购物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这样的话说实话是非常伤感情的,我为什么要在这提这样的问题呢?我在毕业十年之后,每次去香港,我渐渐感觉的是一部分香港人或者香港的一部分舆论造成了对大陆的某种梳理感,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同感,我想把这样的感觉提给王敏刚先生,你有没有感觉到香港人从回归之后,因为优势逐步的失去,心理上产生很多微秒的变化,以至于和大陆人之间有一种心理上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对未来香港的经济发展,包括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方方面面的融合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我想请问王敏刚先生。

王敏刚:先谈谈社会的问题,其实我们在座四位应该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大家假如回顾一下1949年以前,香港的人口不多,其实香港从来就是从内地移民过去,所以香港跟内地的同胞根本就是一块的,回归15年了,其实很多同胞在内地到香港7年就可以拿香港的身份证,所以15年应该有两个年代的国内同胞可以作为香港人,当然我们前段时间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消息,比如说奶粉、有一些行为、在地铁的一些冲突,文化差异一定是有的,可是我觉得这些很多矛盾也可能是传媒的炒作夸大了一点。

徐慨:这是在批评我们吗?

王敏刚:是有一点差异,可是总的来说香港跟内地从来都是一条心的,我们要从几个角度去看。

另外对于未来的经济影响有没有呢?大家都知道香港回归15年了,可是15年以前我们经过150年的移民,大家都希望可以理解我们香港的同胞是对那个国家观念比较薄弱的,可是回归15年,慢慢的大家都比较熟悉,可能过去就是我们做生意的有较多的机会到内地各地了解情况,但是大部分同胞都没有这个机会,可是回归15年后,现在我估计每天有60、70万人来回深圳,所以其实现在香港的同胞跟国内已经连在一起,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的差异看得太重,我觉得还是传媒炒作比较厉害。

回过头来说我们今天香港的机遇很难得,APEC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香港的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的一些看法,我就说说我的看法。一国两制提供给我们香港很好的机遇,改革开放30年,开始的时候前20年我相信香港在经济方面起了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过去十多年其实过得发展的好,综合国力提升了,回过头来也给我们香港很大的支持,几个金融风波不是国内给我们一些支持我们也很难过的。今天我们的未来就是转型中的中国:新领袖,新愿景,其实对我们香港来说,除了我们社会7、8万人也有很多矛盾,而且是一国两制,包容了很多不同的意见,社会的争议很多,可是作为经济发展,从国内的角度,我们从外面怎么样看呢?

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发展下来了,可是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以及欧亚大陆桥的新建,因为我从国内在西北、丝绸之路等各方面都有参与,虽然我的企业是一个中小企业,但是对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过去我们西北地区新疆、西藏、内蒙是我们的大后方,近几年已经转为一个大前方,因为围绕着我们西北部的国家都变成新兴的经济体,有很大的市场。同时西部大开发这几年国家倾斜了很多基金,每个地区的基建、铁路等等都已经倍增,交通很方便。

在西部的开发过去我们特区政府就比较看那么远的地方,除了西北部以外还有欧亚大陆桥,从连云港到新疆直接过去的欧亚,以及到欧洲,这条大陆桥铁路提升、加强了我们中国从远海到欧洲运输的能力,这就把东北亚韩国、日本整个市场货运都改观了。

所以在这样的大结构上,我们国家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觉得香港有原来的优势,就是我们本身的经营环境、法律环境还是比较完备,有了这些无论是外国的企业、国内的企业也可以运用香港的优势。所以我可以说,香港在现在新领导、我们的新愿景就是可以跟国内的发展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