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河北频道7月16日电(张恒)“到2018年,培育2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3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5个年销售收入5亿元和10个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民参军”企业……”在16日召开的河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刘剑英介绍说,河北将支持民口单位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发布:

河北“民参军”迎来重要机遇

“河北正在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民口单位参与军工科研生产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在这次发布会上,刘剑英表示,目前河北省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民口单位越来越多,军民融合发展形式良好。

据了解,河北省作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省份之一,非常重视民口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国防建设,近年来更是加快了“民参军”的步伐。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的单位共有96家,其中民口配套单位77家;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共有50家,其中民口配套单位36家。

这些民口单位的配套范围不仅涵盖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所有门类,还承担了“神十”飞天、“嫦娥探月”、辽宁号航母入列、四川雅安抗震通讯、国庆大阅兵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任务。

解读:

“民参军”体制障碍已被打破

“民参军”企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得益于一系列变革的推动。

据介绍,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从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高度,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要求。随后河北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参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据刘剑英介绍,这一系列重要法规政策的出台,说明了 “民参军”的体制机制障碍已被打破,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已基本建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哑铃型战略逐步实施。

刘剑英说,军民融合的本质,在于将国防科技工业的科学发展,植根于国家工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实现军民共赢和多赢。

展望:

“民参军”单位将达200家以上

事实上,加速发展“民参军”单位已经是大势所趋。刘剑英介绍说,目前河北省的“民参军”单位数量还远远落后于江浙和北京地区。以北京为例,目前有500家“民参军”单位,江浙地区也有200多家,而河北省目前才不到100家。

未来河北民参军单位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按照规划,到2018年,全省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单位达到200家以上,培育2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3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5个年销售收入5亿元和10个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民参军”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经济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到2020年,全省建立健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河北还专门制定了多种扶持措施。除了为这些民口单位搭建“民参军”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外,还配合河北省保密局加强对申请保密资格的民口单位的咨询和指导力度。

对具备较强科研生产能力或经济实力的民口单位,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的许可范围,鼓励和引导这些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同时,还将积极协调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装备承制单位为民口单位资格认证提供支持。加快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备案审查,使更多的单位有条件为军工涉密业务提供咨询服务。

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做好一般工业企业生产军品免收增值税协调工作;采取对军民结合项目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等激励措施,推动河北省的“民参军”单位的发展。

(原标题:河北:到2018年培育20个年销售上亿的“民参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