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对外宣布,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这一政策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程过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央行有关负责人19日表示。

对于该政策的意义,郭田勇认为,取消贷款下限后,将提升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对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此次政策还取消了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而言央行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在目前市场资金仍偏紧情况下,就算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也难下降。”金融专家李迅雷认为。

录入编辑: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