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7月20日电(记者王炳坤)有些人的火车30分钟后就要开了,火烧眉毛地急于购票;有些人提前几小时甚至一两天来到车站,买起票来从容悠闲。当这两类乘客排在同一个售票窗口前,难免让人觉得别扭:火车站能不能为应急购票者单设窗口呢?

接到一个紧急出差任务,近日记者赶到沈阳北站,打算乘坐一趟半小时后即将发车的高铁。然而无论是车站的人工窗口,还是自动售票机前,都排起了长队。在队伍中,记者明显注意到两类心态截然不同人群:有人火急火燎,有人不紧不慢。

有人的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但由于赶到车站太晚,只好排在队伍后面。而他前面的排队者,很多是提前几小时甚至一两天就来买票的,他们不仅心态平缓,而且还反复查询、选择想要乘坐的车次。记者偶尔能看到有乘客一边解释“自己的车快开了”,一边插队买票,但是很多焦急的排队者都没有这样的勇气,眼睁睁地排队到火车开走。

这样的情形,不由让人闪出一个想法——火车站为什么不能为应急购票者单设窗口呢?现在高铁、动车的公交化势头明显,人们出行节奏加快,坐火车也不再是提前三五天订票了。临时决定出行,匆匆赶到火车站购票的乘客不在少数,如果还让他们跟不紧不慢的乘客一起排队购票,这部分人会相当上火。

火车站莫不如细分乘客的轻重缓急,开辟一批应急口,这些窗口和自动售票机只卖20分钟或半小时内发车车次的票,而普通售票口则能卖全部车票。这样一来,在应急窗口前排队的乘客减少了,有利于提高购票效率,也能体现出车站浓浓的人文关怀。

时值暑运高峰,当一些短途列车还经常出现成排空座时,火车站的售票部门想没想过:有多少匆忙的赶车者,是因为没来得及买到票而错过上车的呢?

(原标题:火车站能不能为应急购票者单设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