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30日电(记者叶健)淘宝网29日发布的《县域网购发展报告》显示,县城人均在网购上消费5600元以上,比一、二线城市多出近千元,并且县城居民每年人均网购54次,相当于一周网购一次还多,远超一、二线城市的39次。对于在一、二线城市酣战的电商来说,这清晰地表明,应该注意县城里兄弟姐妹们的需求了。

对于不少高档品牌来说,网购也许能挽救其下滑的业绩。淘宝抽取了天猫上的44个品牌数据,其中32个品牌的县城用户人均购买金额高于一二线城市。其中包括雅诗兰黛、耐克、优衣库、倩碧和vans等。数据显示,县城人均花765元买雅诗兰黛,而一、二线人均只花652元。考虑到高档品牌在县城开店并不划算,网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县城居然比大城市更舍得网购?看似奇怪的现象背后,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于大城市的居民来说,网购之外还能去琳琅满目的实体店消费。但对于日渐富裕的县城居民来说,县城里能买到的东西实在太少,就算有还怕是假货。所以,一旦网商能提供靠谱的产品,县城居民的潜在需求立即被激活。

另一个数据也在证明,网购确实让县城居民花更多的钱。在网购的每100元当中,县城居民有57元是因为网购新增的,一、二线城市居民只有39元。而就在今年3月份,麦肯锡基于266个城市的调查也显示,三、四线城市当中,每新增100元网络消费中,有57元是新增消费,远超过全国平均新增消费39元。

这也意味着,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网上消费对实体消费的替代作用越大。对于实体商家来说,要么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要么正面拥抱网购。实际上,在美国排名前列的网购网站中,有不少就是传统百货,如沃尔玛、百思买等。所以,实体商家早日利用线下优势,积极向线上拓展,不失为明智之举。目前,苏宁电器就在探索线上线下联合作战。

网商想进一步占领县城网购蓝海,物流就得跟上。家住黑龙江哈尔滨的许正告诉记者,哈尔滨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网购货到最少也要等上三四天,甚至更久。其他小城市和县城就更可想而知。

相较于其他因素,物流已成电商未来发展的首要短板。正因如此,马云“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立志要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退一步说,就算这个目标打折实现,也能推动网商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