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平均每年移送涉刑案30多件”

早报记者 忻尚伦

“近年来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能够顺利作出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每年平均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终不了了之的超过一半。”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刊发的最新文章《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中表示。

肖钢在文章中表示,“宽进严管”、加强监管执法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着力点”。文章并援引大量数据表明资本市场违法案件多发高发态势,提出要建立健全“制约型”查审分离机制,要加快统一调查标准和审理标准,建立办案时限制度,对大案要案及时实行双向提前介入。

肖钢上述署名文章4000字,这也是自今年3月上任以来,肖钢公开发表的最长篇幅论述,由此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市场人士称,从肖钢文章可以看出,证监会监管重心已从前任主席郭树清的鼓励创新转变到了监管执法。

“ 主营业务 从审核审批

向监管执法转型”

肖钢在文章中表示,与其他要素市场不同,资本市场的双重性突出,既高效,又脆弱。如果没有有效规则,或规则得不到遵守,逐利资本就会冲破诚信底线。轻则导致市场萎缩和停滞,重则滋生和传导风险,危及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这就决定了要发展资本市场,就离不开法治,离不开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必须走向法治市场。

肖钢认为,“宽进严管”、加强监管执法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政府职能迫切需要转变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资本市场监管需要以此为契机,更加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扭转“重审批、轻监管”倾向。将“主营业务”从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将“运营重心”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对不该管的事情,要坚决地放,对需要管好的事情,坚决地管住管好。对违法违规行为,毫不手软地追究到底、处罚到位。

他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违法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2009-2012年,案件增幅年均14%,2012年同比增长21%,2013年上半年同比又增加40%。内幕交易案件数量超过一半,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案件在快速上升。同时要看到,一方面,还有为数不少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查处;另一方面,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违法案件还会增多。

“暴力抗法时有发生”

肖钢称,资本市场违法手段越来越复杂隐蔽,内幕交易开始向隐名化、集群化、跨界化、多层传递演化,市场操纵出现短线化、多点化、合谋化和跨市场化的趋势。部分案件的社会关系复杂,不仅涉及上市公司、中介机构高管人员,还涉及到金融机构、党政机关干部。这些都对监管者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案件查实率只有60%~70%,主要就是因为执法手段不足,调查困难。当事人往往不配合调查,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肖钢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资本市场的法规规则超过1200件,问责条款达到200多个,但其中无论是刑事责任还是行政、经济责任,没有启用过的条款超过2/3。他直言,其中既有立法修法不及时、不具体的问题,也有执法体制不适应,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的问题;既有人情世故的原因,也有不敢碰硬、不坚持原则的原因。

探索金融监管机构脱离

公务员管理模式

肖钢在文中论述了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直接监管机构,证监会将探索加强监管执法的新路子。

立法保障机制方面,加大制度供给力度。可以考虑采取“一年一评估、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的方法,及时将监管执法经验和趋势反映在立法之中;当前重点是抓紧修订《证券法》,并以《期货条例》为基础,加快制定中国期货市场的基本法;要进一步细化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提高处罚标准,建立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研究投资者补偿制度;更多引入刑事司法力量参与监管执法,强化“行”“刑”衔接。

行政执法机制方面,肖钢表示,要大胆探索金融监管机构作为特定机构,脱离现行公务员管理模式的改革试点,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薪酬体系等方面实行灵活的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专业人才。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大幅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坚决查处大要案。

肖钢认为,监管机构内部实行调查和审理分开,是中国行政执法领域的探索和创新。鉴于实行“查审分离”后增加了执法环节、程序和争议,为避免影响执法工作效率,发挥好制度作用,首先要保证调查与审理环节的独立性,上级有权监督,但不干预调查部门的立案意见和审理部门的处罚意见。其次,查审两个环节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协作,要加快统一调查标准和审理标准。

此外,针对重大案件或者需要尽快回应社会的案件,要建立查审协调处理机制,及时解决调查、审理和其他执法环节之间的分歧和衔接问题,提高执法反应能力。

他提出,要建立健全“紧密型”政府部门协同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全社会共同构建“大监管、大执法”格局。要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协作,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避免监管重叠和监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