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5日电(记者管建涛)黑龙江省植保部门根据二代粘虫发生状况、目前作物长势和未来天气综合分析,预计三代粘虫黑龙江省西南部的局部地块有重发危险,极易出现集中暴发危害现象,预计幼虫危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中旬。

今年6月中下旬,二代粘虫幼虫在黑龙江省发生范围较广,全省30余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发生,田间残虫数量较大。监测显示,玉米田平均百株残虫量为5-6头,谷子等密集作物每平方米3-5头。

根据7月下旬天气实况及8月上旬气象天气条件分析,黑龙江省降雨天气较多,降水形成的下沉气流较频繁,不利于羽化成虫迁出,下沉气旋也易使起飞成虫迫降当地产卵造成危害。

植保专家认为,目前田间农事活动较少,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深入田间开展调查。他们建议,做好成虫及卵的监测,确定防治最佳时期。同时,开展草荒地块及大斑病重发地块普查,确定幼虫重点发生区域,做好田间低龄幼虫早期调查,确定重点防控区。

(原标题: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三代粘虫可能“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