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9日电(记者许晓青)1940年由“电影诗人”费穆编剧并导演的爱国主题影片《孔夫子》,9日自香港“回归”其诞生地上海。

当天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启动的“子归海上”国宝级经典电影回顾展,得到了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全力支持。

电影《孔夫子》拍摄于抗战时期,当时上海一度被称为“孤岛”,但国产电影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步。自1939年起,带有借古喻今色彩的爱国主题影片风行一时。以《木兰从军》等为代表的古装电影,借中国传统的保家卫国故事抒发中国人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影评界分析,费穆的《孔夫子》也是一部借春秋时期鲁国抵御齐国侵略的历史背景来直抒抗战情怀的一部爱国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烽火中,电影《孔夫子》仅短暂公映,随之胶片便不知去向,直至十多年前才在香港被发现,后经香港电影资料馆重新整理修复得以重映。

此外,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孔夫子》剧组的一批原始剧照也被重新发掘出来,成为上海电影博物馆藏品中的一大亮点。

翻译家金圣华在《孔夫子》“回归”首映礼上说:“我的父亲金信民当年曾担任《孔夫子》的监制。记得父亲告诉我,那时候为了拍成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爱国主题电影,投资几度追加,耗费大约是普通电影的20倍。”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认为,电影《孔夫子》的胶片拷贝及剧照的“重见天日”,将使这部国宝级经典影片的价值得到二次开发。通过香港与上海两地电影人的携手努力,有望为中国电影史贡献更多新研究成果。

据悉,本月9日至18日,除了《孔夫子》外,来自香港电影资料馆的《国魂》《貂蝉》《花外流莺》《歌女之歌》等老电影也将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参加展映。

(原标题:香港修复国宝级电影 《孔夫子》“回归”内地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