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筑建绿色屏障 用毕生捍卫治沙事业
新华社“地球绿飘带”大型集成报道采访组行进式报道第三天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周劼人 段续)采访进入第三天,感动时时刻刻萦绕在新华社记者的耳边和心间……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还有许多英雄和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黄沙漫漫变成绿草茵茵,这美丽质变中的辛勤汗水,如若不是亲身体验,怎会知其中的辛劳与苦涩。

【上午8:15,宁夏灵武市】宁夏灵武市,地处毛乌素沙地西缘,是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黄河自南而北,流经境内47公里,可利用水资源10亿立方米。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

【白芨滩林场:沙绿起来,人富起来】这里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防沙治沙效果最好、长势最喜人的27万亩天然柠条林和30万亩猫头刺植物群落。

【上午10:00,王有德:三十年青春筑建沙漠绿色屏障】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王有德,在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带领职工以每年治沙造林3万亩的速度,在浩瀚的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谱写了一曲人进沙退的壮丽凯歌。

  【王有德语录】

“我很平凡,20年来无外乎做了两件事,让沙丘绿起来,让林场职工富起来。”

“有两种工作不能推脱:一种是必须做的;一种是自己喜欢做的。防沙治沙,既是我喜欢做的,又是我必须做的。”

  【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现在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事业很成功,假如有一天,你所有林场一夜之间,被风暴毁掉了,全只是茫茫的黄沙,你会怎么办?

王有德答:现在从我的林场来说,它不会发展到那种情况。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从我个人来说,就要采取战天斗地的精神,尽快进行治理,如果不治理就麻烦了,造成的损失就大了。

新华社记者提问:现在你负责整个小区的林业管理,假如让你做整个宁夏所有的林业管理,你会怎么做?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有德答:还是治沙种树,还是生态建设。组织上调过我多次,给我很好的位子,包括财政局长、计财处长,我都没有去。没走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因为当时的场子很穷,很困难,我贷了800多万块钱还不上,我走了以后由谁来还?我当时有这种压力,就没有走。但当贷款还完以后,我就不愿意走了,很留恋,留恋我们职工、留恋群众、留恋这片事业。

【王有德,你最惦记什么?】新华社记者问王有德哪些事情最惦记?没想到王有德首先回答的不是树。他说:“第一是要让林场的职工们过得好,其次才是树不能死,植被不能遭破坏。治沙种树要以人为本,所以最重要的是保障人的生活。”

【治沙女性的坚忍】王有德给沙地里植物都取了和女性有关的名字:花棒取名沙漠姑娘,樟子松取名女人松。问他是不是特别喜欢女孩子,他突然脸红了。随即有人问治沙的是否都是男人,王答:治沙的人中80%的都是女性,她们的坚忍才能把这项艰苦工程完成。

【帮帮她吧,坚忍的沙地“花棒”顾芸香】14年前,32岁的她开始治沙,那时她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户,14年中,她把全部的家产都献给了治沙事业,还负债65万元,目前存款不足600元。她现在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米饭,中午面条,几次因胃出血手术住院。我们能帮帮她吗?

【网友评价】

网友“那顺布音”:应该给这样的英雄一个制度性保障,让他(她)们没有后顾之忧…从而让更多人参与绿化事业!

网友“向阳花语”:她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我们应该对她提供帮助,共同完成治沙事业!

网友“彡杉”:本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可是她却默默践行着,即使得不到任何回报,加油!向你致敬!

【下午14:30,宁夏银川市】在塞上明珠银川市,银西防护林工程南北长70公里,东西平均宽6公里,总面积63.12万亩。通过新造和改造的防护林、景观林和经济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网友评价】

网友“孙俸先”:我希望造林防沙不以数字来判断功绩大小,只要用心,我们会造就青山绿水,利于后代,利于地球的优美环境。网友“泰山”: 塞上江南,天下黄河富宁夏,期待银川的治沙更有力!

【下午15:30,“绿色生命保护神”王树清】在银川,记者见到了从黑龙江远道而来的“种树书记”王树清。在黑龙江拜泉县,流传着“王树清对树比对他亲爹还亲”的说法,他20多年善待青山绿水,善待大自然,征服了当地的老百姓,全县没有人偷砍树,全县人人都是护林员。

【王树清语录】

“愿以满头白发换来青山绿水。”

【和树有心灵感应的种树书记】

他爱树如命,名言是“树是我爹”。他荣获第三届地球奖和全国造林绿化十大标兵称号。他是黑龙江省拜泉县原县委书记、齐齐哈尔市原副市长。

三十年前,拜泉基本没有树,经常性的大风、暴雨,使得农业损失严重。从1984年起,王树清潜心研究种树。为了抢时间多栽树,他至今保持着3点半起床的习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在基层蹲点抓标准、抓质量,又把点上的经验向面上推广。

他已是国际知名的植树专家。一棵树苗栽在地里,究竟能不能活,他不用看,闭着眼一摸就知道。方圆几十平方米之内的树苗,他扫一眼就知道哪棵树没浇透,人称“透视眼”。

他筹建了拜泉县绿化博物馆,并且为坚守绿色文明,不断抵御着利益集团的挑战和收买,对抗着不当行为的叫板。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三北工程的“二当家”】来到今天的最后一站,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这里是国家林业局负责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派出机构,是负责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局。统筹管理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承担工程建设规划计划、督导检查、组织实施和协调服务。

【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问三北工程局造林处处长熊善松:科学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三北工程,今天的生态环境会是什么样?

熊善松:如果没有三北工程,这些地方生态灾难将非常严重。整个三北地区都会受到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这些地区的人民无法安居乐业。

(原标题:用青春筑建绿色屏障 用毕生捍卫治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