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杂志内文的报道中写着“李娜,中国网球的叛逆者”。

早报记者 朱轶

在美网首轮,李娜兵不血刃地以6-2/6-2轻松击败了世界排名第88位的白俄罗斯选手加沃尔索娃,顺利晋级第二轮。“开门红”虽波澜不惊,但美网开赛前《纽约时报》杂志关于李娜的专访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文中暗示李娜2002年退役缘于训练繁重以及禁止与姜山恋爱,并遭主管教练强迫服用类固醇参赛,导致身体过敏。

李娜曾经的主管教练余丽桥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曾让李娜服用所谓的“禁药”,而经记者多方了解印证,李娜服用禁药的桥段更多的是不实传闻。

李娜自传中的“真相”

《纽约时报》杂志在上周以《一个女人的革命》为题报道了李娜。这篇长达6页的报道由在中国生活了八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撰稿人布鲁克·拉默(Brook Larmer)撰写。这位曾任《新闻周刊》、《国家地理》记者的美国人还写过《姚明行动》一书。

在《纽约时报》杂志关于李娜的报道中,李娜是一个与中国传统的体育体制决裂的运动员。在内文的报道中,有着“李娜,中国网球的叛逆者”的标签,同样文章副题也或有暗指地强调——李娜想要的和体制想要的并不一致,这正是她成功的秘密。在勾勒李娜成功的过程中,文章触及到许多与中国体育体制矛盾的故事,其中部分的确存在不实。以金花单飞为例,事实上,这是网管中心北京奥运会前就制定的计划,却被描绘成李娜“逼宫”网管中心才获得的机会。

真正引发轩然大波的无疑是拉默关于李娜2002年退役的一段解读。“繁重的训练让她身体透支,教练粗暴地阻止她与一名名叫姜山的男队员的恋爱。而且主教练还强迫她违背医嘱,服用类固醇药物(steroid pills)参赛,使她药物过敏,虚弱不堪。”

这段文字经过网络媒体的放大,立刻引发了争论,并给不少球迷错误的引导。事实上,在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曾经详细解读过自己2002年的退役源自身心俱疲:“ 2002年亚运会之前,由于长久的压力和心情抑郁,我的生理期忽然开始紊乱。医生说是内分泌失调。这个问题有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吃有激素的药,但我对这种药过敏,队医也束手无策了。身体是这么个状况,训练就上不了量,运动员加不了运动量,就没办法在赛场上拼。”

从这个角度看,拉默的报道混淆了激素治疗药物与类固醇的概念,给人造成了教练强迫其服用禁药的错觉。

余丽桥回应“清者自清”

这篇报道也让前国家女网主教练余丽桥成为众矢之的。曾经担任李娜主管教练数十年的余丽桥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纽约时报》杂志的“禁药论”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

“首先,我完全不相信这是李娜自己说的。”余丽桥的声音显得很平静,这位一向以冷酷严格著称的教练认为李娜对自己有着足够的了解,她也强调,没有教练会告诉运动员用禁药治病。

“即便这真是李娜本人说的,我也不害怕与她对质。因为清者自清。”余丽桥以玩笑的口吻回应,但她也对外媒不负责任的报道感到无奈。据记者了解到,其实2002年并不是李娜第一次退役,在此之前,她也曾有过一次不打了的决定,不过被队里追了回来。“所以当李娜第二次不辞而别时,当时队里的看法也认为,她的心已经不在网球上了,便没有挽留。”当时国家队的一名队员透露。

对于拉默的报道,作为李娜复出后的首位教练,湖北网球名宿潘冰也认为很不靠谱,“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专业选手的训练状况,他们完全在臆测。”他甚至直言在中国网球界从来没听过谁服用兴奋剂,“更不用说教练强迫球员吃药的。这是不可能的。”

当时国家队对于兴奋剂问题就格外重视,余丽桥说李娜自己也一定有深刻的印象,“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李娜就偷偷服用过美容胶囊,因为小姑娘也爱美,不过当时的网管中心主任张小宁知道此事后狠狠批评她作为运动员不能乱吃东西。”余丽桥坦言,自己执教网球都是从训练抓起,不会搞歪门邪道。

知情人还原当年退役事件

李娜2002年退役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压力、情绪和身体状况多方面的因素最终令她选择离开去读书。

一位当时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三枚金牌,国家队也把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的夺金重任压在了20岁的李娜肩上。“李娜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算强,而余丽桥又坚持大运动量训练,那时候李娜的例假一个月来三四次。”其实,事后国家队的医生们也了解到,当时李娜的情绪非常低落,一方面压力让她喘不过气;另一方面,老队员们的退役和当时的技术瓶颈也让她看不到未来。

而一名国家体育总局的专业医生向记者透露,类固醇主要是增加肌肉力量,但对于网球这样不但需要力量、更需要技术和心理等多重能力的项目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她也认为李娜当时服用的药物应该是她自传中所说的激素类药物,“尽管类固醇是激素中的一种,但并非是治疗李娜身体的。相反当时她的情况用类固醇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