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8月29日电(记者李仁虎 陈梦阳)从“辽宁沿海地区”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几字之差却反映了辽宁发展战略的调整。开放胸怀拥抱大海,给辽宁带来巨大变化。自2005年上升为省战略,特别是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个“真正沿海”的辽宁正在向世界展示位于中国东北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

经略海洋让辽宁真正成为沿海地区

拥有中国最北端长达2200多公里海岸线的辽宁沿海地区,从东至西分布着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6个城市,是辽宁省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在“转身向海”思想的指导下,2005年12月辽宁省提出“五点一线”战略,并逐步演变成“沿海经济带战略”,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辽宁转身向海吹响了冲锋号”,大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张晓鹏这样描绘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给辽宁带来的机遇。从“一五”时期起,辽宁经济主要布局在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虽然是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程度却不高。即使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连市,海洋意识也仅仅局限在大连南部地区,而其北部的瓦房店市等几个当地人俗称的“北三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海洋因素依旧很少。

盘锦市常务副市长高科则形容以前的盘锦是“有海不知海,有海不见海,有海不用海”。拥有118公里海岸线的盘锦市沿海地区大多是宽达七八公里的淤泥滩涂,长期以来,作为辽河入海口的盘锦只有河港,没有海港。2009年5月,盘锦开建海港,目前已有4个5万吨级码头,还有多个码头在建。当地一位官员表示,盘锦将走“以港强市”的道路,到“十二五”末期,盘锦港吞吐量超过7000万吨没问题。盘锦市港口与口岸局副局长耿天一说:“这让盘锦从辽河时代一下子迈进到海洋时代。

与海洋靠近还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台湾长春企业集团2011年来到盘锦,成立长春石化盘锦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总投资预计达160亿元,并在盘锦港建业主码头,承担每年高达150万吨的原料和产品运输。

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营口市原常务副市长刘焕鑫认为,沿海经济带战略带给辽宁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原来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改造都在城市里打转转,现在敞开胸怀转身向海,开始向沿海要效益、要潜力,要发挥沿海省份优势了”他说。

目前,辽宁沿海六市都在围绕海洋做文章,在城市布局、产业规划中越来越多地发挥沿海优势。刚刚开幕的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就位于正在建设的锦州沿海经济区内,几年之间,这个规划面积400平方公里的沿海经济区已初具规模,原来的盐滩、虾池、滩涂已被宽阔的道路、整齐的厂房、人气渐旺的小区和大片的绿地、园林所取代。“整个锦州的重心都将向海靠拢,沿海经济区将是锦州未来的中心”,锦州市市长刘凤海说。

辽宁沿海成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洼地之一

沿着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辽宁沿海6市42重点产业园区里,正呈现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喜人态势。

8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点燃了全球资本的投资热情。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一批世界500强大企业在沿海经济带投资办厂,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高端人才也随之而来。对外开放平台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沿海六市拥有各类开发区84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2个。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点”,位于大连西北部、面积252平方公里的长兴岛以前是个人口不足5万人的小镇,经济落后。2006年,世界第二大造船企业韩国STX公司决定在这里投资25亿美元设厂,现在这里已经成为STX公司18个造船所中第二大的生产基地,可以生产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船舶。STX还带来了13家韩国配套企业和几十家国内配套企业落户长兴岛,如今岛上居民已经超过10万人。STX大连集团造船海洋部门董事长崔圣洛告诉记者,STX之所以决定在长兴岛投资,就是看上了这里优良的地理条件、巨大的待开发潜力以及政府高度重视的政策优势。

如今,包括长兴岛在内、规划面积502平方公里的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已布满造船、石化项目,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管委会主任金呈说,来投资的项目太多了,他发愁的是地方不够用,“未来十年内,仅石化产业的产值就有望达到数千亿元,造船业产值也要超过千亿元”。

在过去五年中,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超100亿美元。2012年,沿海六市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是2005年的14.3倍,从2008年起,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进入全国三甲行列。

带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作用日显

“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是辽宁的,也是整个东北地区的,是东三省1亿人口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平台。”丹东市市长石光、营口市市长葛乐夫对此看法一致。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沿海岸线,辽宁沿海经济带近年来对整个东北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25%,比2005年高出2.4个百分点。

随着辽宁滨海大道、盘锦疏港公路、哈大高铁客运专线、东北东部东边道铁路等公铁线开通或部分开通,东北腹地及内蒙古东部的出海通道越来越多、越来越近,东北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

大连港、营口港等各个港口纷纷兴建、扩建原油、煤炭、钢铁、矿石、汽车、粮食、通用和集装箱等码头,并在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大庆、牡丹江、满洲里等十几个城市设立“内陆干港”,将港口服务内移,以更好、更多、更快地承接和促进来自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内外贸易。

2004年,丹东港的吞吐量刚刚突破1000万吨,而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9600万吨,其中有2/3的吞吐量来自黑龙江、吉林。“主要是黑龙江的粮食、煤炭和吉林的钢材、铁矿石以及木材”,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黄梅雨说,随着东北东部的东边道铁路未来全线贯通,丹东港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带动将更加明显。

一些迫不及待的腹地企业已不满足于缩短入海距离,而追求起“零距离”沿海生产。在营口市鲅鱼圈区,记者看到,沈阳鼓风机集团正在兴建一座全新的生产厂,沈鼓集团看中的是营口港便利的海运优势,这将给这个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节省大量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而之前,鞍钢集团已捷足先登,在鲅鱼圈区兴建起全新的现代化钢铁生产厂。位于黑龙江的一重集团也陆续将研发中心、加氢反应器和核电设备的生产向大连转移。吉林银行、哈尔滨银行等腹地金融机构则纷纷在大连、营口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原标题:由陆向海 辽宁开怀——老工业基地转身向海打造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