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8月31日电(记者 尚昆仑)每年开学季,着急的不光学生和家长,还有医院里待产的准妈妈们。据媒体报道,每年8月都是剖宫产高峰,除了医学需要,很多人都是为了让孩子赶在9月1号之前出生——8月31号生日,6岁零一天就能报名上小学,错过了,上学时间就会推迟一年。因此,着急准妈妈们选择了剖宫产

早入学一年就有这么大的好处吗?不惜埋下健康隐患也非要挨上这一刀?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去年增加了19万。好单位招聘条件多多,要求学历、要求年龄、要求工作经验……求职路上,年轻人不知要漂泊多少站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赋闲在家“啃老”几年也不算啥新鲜事。早一年上学就能早一年毕业,年纪小缓冲余地更大,当然算是优势。

就算工作稳定了,头疼的还在后面。现在大龄剩女、剩男屡见不鲜,特别是女孩子,家长更是压力山大。晚一年毕业就晚一年踏入社会,年纪大一岁,选择空间就更小。想到这里,准妈妈们怎能不计较这一年的差距?一咬牙,剖就剖了,为了孩子的幸福,这算个啥。

专家表示,作为一种非常规生产方式,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承担无端的风险。但我们也不好苛责这些着急的准妈妈,眼下社会,天天着急的又何止她们?——挤公交占座位着急,去超市抢特价商品着急,看病着急,买房子着急……中国人为什么总在着急?连顺顺当当生个孩子都等不了?

中国人的着急,隐含了唯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一种焦虑。上世纪90年代初,姜昆的相声《着急》中描述,有人怕副食品涨价,提前买了一澡盆酱油,结果后来都长了毛。很多人也是这个心理,能早到一分,就能多拿一分。具体到培养下一代上,拼爹拼不过,就只有拼早产了。

有时候,着急并不是因为真的“不急不行”,而是形成了思维惯性。经常有这种情况:一辆空驶的公交车进站,明明没几个人等车,却还是挤得一塌糊涂。盲目处处抢先,反而干扰了生活应有的节奏——您就不想想,挤破门崴了脚算谁的?

保持平稳的心态可能更重要。凡事可尽量争先但不能太过,精益求精才是王道,扎扎实实把孩子培养成才比什么都强。有些孩子年纪小上学早,跟大孩子竞争反而跟不上进度,从小烙下“我不如人”的阴影,又岂是早毕业一年能抹平的?

还好,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调侃的心态面对焦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盖茨三十九岁成世界首富,孙权十九岁据江东,贝多芬四岁就能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会打妖怪。你说我们能不着急吗?”同样也有段子与之相应:“黄忠六十岁随刘备,姜子牙八十岁为丞相,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岁下山谈恋爱。亲,你急什么急?”

(原标题:为提前上学扎堆剖宫产 中国人你为什么总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