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杨绍功、周竟、段续)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爆料称,江苏吴江与浙江嘉善之间的乡村道路因隔离墩阻挡,使机动车无法通行。甚至同在江苏省内的昆山周庄镇和苏州汾湖镇之间的乡村道路,也被隔离墩阻断,机动车甚至要“借道”上海才能走得通。

乡村道路是连通村镇的“毛细血管”,省际间的乡村道路更是跨省交通的通衢要道。为何会有隔离墩人为制造交通的“肠梗阻”?隔离墩存在的症结在哪儿,又该如何移除?

乡间交通“肠梗阻”,跨省活动不方便

记者从浙江嘉兴嘉善宣传部门了解到,网上流传的照片中嘉善与吴江道路之间的隔离桩的确存在。这些隔离桩位于嘉善陶庄镇和吴江芦墟镇间的陶芦公路上,刚好是两地交界处,但属于吴江。嘉善方面称,这些水泥隔离桩是吴江方面打上去的,已存在多年。目前,小汽车仍可通行,但货车等大型车辆无法通过。两地老百姓来往基本没有问题。

“这样的隔离墩在乡道很常见,导致跨地区活动很不方便。”经常在江苏乡镇间奔波的司机戴师傅说,在江浙地区部分乡村道路尤其是跨省的偏僻乡道间,会被设置各种路墩。这些路墩或大或小,将路面截断,只留下有限的通行空间。小的只能容摩托、三轮车通过,大的也仅能通行轿车,这让许多司机尤其是外地司机感到头疼。

据了解,嘉善与吴江间有两条公路相通,被打桩的陶芦公路为三级公路,不收费,全长6.5公里。另外还有一条善江公路,为一级公路,设有收费站。

嘉善方面称,他们不清楚吴江为何要打这些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没有工作往来,也没有问过这个情况,也不太好过问。”不过有当地人指出,之所以打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费。“如果大卡车都走了陶芦公路,善江公路就收不到钱了。”

保护本地人路权和“大交通”如何平衡?

隔离墩背后隐藏着路权的博弈。在出入只有一条乡道的江苏昆山旅游景区周庄镇,为缓解交通压力,保护景区生态,当地交通部门在关键路口设置了隔离墩,大客车和轿车无法通过,游人只能步行或乘坐小摆渡车在村间来回。

“以前没有隔离墩,人车混杂走都不好走,现在我们走到路上不用担心安全。”周庄镇居民王凤花说,设置隔离墩并非以邻为壑,而是为了本地人的路权。当地村民认为,大型机动车应当走省道国道,而不应走乡道与老百姓争路。曾经有大型货车为逃避交费而走村道,导致村道损毁,这种损失是村民无法承受的。

苏州市吴江区交通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乡村公路在特定需要下可以设置类似装置。他表示,按照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是不得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不得向通行车辆收费。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应当看到隔离墩背后的“大交通”之困,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应当引起重视。“大交通”需要每一条“毛细血管”都能沟通,必须有省际和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才能解决好这类问题。

已连接的道路都无法通过,何谈“一体化发展”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陈宏毅看来,隔离墩的设置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利益的不恰当保护。“隔离墩的设置非常不利于整个区域经济的通联发展,”陈宏毅说,“已经连接的道路都无法通过, 一体化发展 岂不成了句空话?”

一些专家认为,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对这些人为设置的障碍“摸摸底”。“很多时候,基层政府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隔离障碍设置,上级政府有时并不知情。”陈宏毅说。

不可否认的是,有关部门的互相推诿也是交通受阻无法得到解决的重要原因。陈宏毅说:“老百姓很难知道这种事情的解决办法,可以在区域内成立一个由地方政府组成的联席会议,将实际情况互相知会,来保证问题的解决。”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建华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固有思想应当改变。“涉及到税收、财源等眼前利益,谁都不让步,这样会严重影响区域的长远发展,容易两败俱伤。”他认为,打破陈旧的行政化割裂非常有必要。

“应当通过切实有效的行政体制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优势。”杨建华说,“应当正视一些相邻地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 摩擦 ,通过经济合作、资源共享、环境共治的有效协作让多方受益,构建真正的合作氛围。”

(原标题:村道大设“隔离墩”:乡村道路“肠梗阻”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