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练军

这几天我都没睡好,不知道站在这里该讲些什么。经反复琢磨,我决定在此跟诸位新生分享我的几点观察与思考,我把它们概括为“三不要”和“三要”。

这“三不要”是:

一、在没读马克思的书之前,请不要谈马克思主义。现在的大学生热衷于入党,这不是什么坏事。但图书馆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选集,基本没人借过,都长毛了,这也是事实。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写过哪些书一无所知,亦毫无兴趣,却在入党申请书里高谈阔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这种一开始就造假、欺骗的行径是很要不得的。

二、没有特殊原因,请不要过于在乎各种荣誉和奖学金。老实说,我并不欣赏那些年年拿奖学金的学生。因为这种学生本质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一门心思利用现行制度去谋取个人私利最大化,而没想到要改良现行制度,亦未想过给别人机会。这种人的字典里几乎没有立宪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几十年来,公平正义不像社会经济那样在我国获得巨大发展,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大多数社会精英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不希望在座的诸位将来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从现在开始,请淡定从容地面对各种荣誉和奖学金,并要有意识地给身边的其他人一些机会。

三、除非考证本身能给你带来快乐,否则请不要做考证发烧友。为拿到五花八门的证书而荒废真正的学业,这在我国大学已然相当普遍。其实,毕业之后你只能选择一个行业安身立命,大多数资格证书最后都沦为废纸一张。它们的存在只能证明,你曾经很傻、很天真。是故,我建议诸位,不要被考证之风吹得晕头转向,进而迷失方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大学理想及人生目标。

下面讲讲“三要”。

一、要有身份意识。尽管人人都有多重身份,但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一般只有有限的一两种身份,比如你们的身份是大学生,我的身份是教师。牢记自己的身份,做人做事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本要求。但如今身份错位在我国似乎越来越时髦,“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类似这种揭示身份错位的段子俯拾皆是。

我们这个社会要往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身份意识的重建。希望诸位从现在开始树立牢固的身份意识,别让身份错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请注意,如果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于吃喝玩乐、恋爱或打工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你缺乏基本的身份意识,忘了学习才是身为大学生的你的主业!

二、要学会认错。“I was wrong”、“I'm sorry”,这种简单的英文大家都会说,但“我错了”、“对不起”这样的幼儿园级中文,我们中国人却羞于说出口。但除非你什么事都不做,否则,犯错误就不可避免。承认错误是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希望诸位在大学四年里不断磨炼自己认错的勇气,并通过勇于纠错而获得更多与更大的进步。

三、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这一点对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三十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学科非法学莫属。但三十余年来,法治在我国的发育和成长并不像法学那样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我想,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尽管经历了系统的法学教育洗礼,但法学家、检察官、法官和律师等法律人依然没有建立起对法律的虔诚信仰。法律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如何看待法律就可想而知。什么叫法治?法律成为最高和最终的裁判标准就叫法治。但如果大家都不信仰法律,那法律就成不了判断事情好坏与对错的标准,更遑论是最高及最终的标准。

同学们,每年都有很多法律被废止,亦有不少新的法律法规被制定。你们所学的法条会慢慢过时失效,但法律的精神长存。什么是法律的精神呢?用西方的话语来说,就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用我们最通俗的话来阐述,就是自己的东西要捍卫,别人的东西不强求。一个真正领悟法律精神的人既不是阻碍社会变革的顽固派,亦不会变为激进冒进的革命派,它必定是支持改革与改良的温和派。我由衷地希望在座的诸位个个成长为理性的温和派。请记住,你若温和,便是晴天

谢谢大家!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作者在该院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