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4日电(记者张曦)“稀缺、珍贵是冬虫夏草的特性,珍惜每一根虫草,发挥其最大药用效果,是促使冬虫夏草行业走向转型升级的原因所在。”在刚闭幕的2013首届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上,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会长才让多杰说。

长久以来,人们大多通过原草研磨、煲汤等方式服用冬虫夏草,不仅耗时费力,还会因人体机能不同产生不易吸收等问题。“随着高端消费群体日益增多,打破传统生产模式,已成为冬虫夏草产品眼下及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虫草协会理事长格金·俄保才仁说。

青海某大型药业负责人扎西才吉告诉记者,目前冬虫夏草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胶囊粉、口服液、压制含片等,其成分百分百为冬虫夏草,同时因为通过破膜破壁技术,比服用原草更为便捷,也更利于人体吸收。

记者在展交会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虫草企业在原草销售的基础上推出深加工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虽然眼下冬虫夏草的深加工产品相对原草所占比例较小,但已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扎西才吉说。

专家表示,发展生物科技需要资金和研发力量的支持,眼下青海的冬虫夏草市场有不少是“单兵作战”、“小、散、乱”情况较多,随着行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冬虫夏草市场或许将面临一场“转折型整合。”

青海是中国冬虫夏草主产地之一,每年约有近百万人从事冬虫夏草的采挖及销售工作,年交易额超过200亿人民币。

(原标题:冬虫夏草产品深加工成为中国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