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引金融企业入驻,《细则》明确了很多优惠措施。

经济措施

给予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次性开办补贴,主要用于企业办公场地装修,标准为经审计的实际装修费用(不含办公家具)的20%,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前两年利润所得形成的相关贡献给予全额扶持,对增加值、营业收入形成的相关贡献给予减半扶持。

企业在黄浦区域内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给予购房总价1.5%的补贴。

企业当年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或提供金融服务比例达到75%以上的,经认定后予以奖励。

人才措施

对企业高管(2-5名)和核心骨干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相关贡献给予全额或部分奖励。

企业正式员工符合《黄浦区关于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人才公寓实施办法》规定的,可经审核同意入住“黄浦区人才公寓”,解决上述员工阶段性居住需求。

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和核心骨干参加“千人计划”、领军人才等方面的选拔。

早报记者 陶宁宁

以“外滩”为名的新金融家族即将诞生。

昨天发布的《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细则(暂行)》(以下简称《细则》)明确规定,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内的企业,经黄浦区政府认可,其企业名称可使用“外滩”字样。

已有企业开始工商注册

今年7月20日,黄浦区正式对外发布,外滩金融集聚带将建设以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为主体的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

时隔一个多月,黄浦区副区长吴成在昨天举行的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新闻通气会上表示,《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发布后,“很多企业和机构上门或者来电咨询具体政策,地域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区金融办接触的与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有关的机构就有40余家,按工作日计算的话达到日均2家以上,有些机构已经反复沟通了多次。”

吴成透露,大约有近10家企业已明确表达了设立公司参与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意向,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工商注册流程。

冠名“外滩”有门槛

昨天,新闻通气会还发布了《黄浦区关于建设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细则(暂行)》。

《细则》明确了不少吸引互联网金融与民营金融的有利条件,而最创新大胆的莫过于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外滩”字样,这意味着一个以“外滩”为姓氏的新金融家族即将应运而生。

吴成表示,近期接触的很多相关企业都希望能够获取一些业务牌照或资质,同时希望在设立过程中能够获得便利服务。对此,《细则》中明确,“协助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争取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支持,以发起新设或参股合资方式组建自担风险的金融机构”(第五条);“建立专业支持体系,发挥 组团式服务 优势,协助企业申请互联网支付、基金销售、融资租赁等新金融业务资质”(第六条)。

同时,《细则》还拿出了冠名“外滩”的机会作为“招贤纳士”的资本。

“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突破,因为大家知道外滩作为全球知名的地标区域,一般不允许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吴成称,这是为了表明黄浦全力支持金融创新的决心。不过,吴成表示,“外滩”这块金字招牌“门槛”并不低,“首先必须是在行业中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同时具备领先、创新和有潜力这几个条件。另外,必须经过市工商局的审核通过。”

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申请以“外滩”冠名的金融企业已有3家,正在认定的过程中。今年“十一”之前,首家获得“外滩”金字招牌的企业将遴选而出。据黄浦区透露,其也很可能成为第一家落户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企业。

支持与征信机构合作

对于企业颇为关注的防范金融创新风险方面,《细则》指出,“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与征信机构的合作,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第四十条);“本区域内企业经营业务涉及信贷中介等业务的,除应遵守第四十条要求外,应主动在符合条件的本区银行设立 风险准备金 账户,根据撮合交易合同金额的1% 拨备,合同履行完毕后可返回至企业账户”(第四十一条)。

据业内人士介绍,央行在黄浦设立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已建立了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系,该体系将与在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落户的金融企业展开对接,“企业上传自己的信用情况至该征信系统,而银行则可以通过征信系统查询该企业的信用情况,决定是否给与贷款、贷款金额多少等。”该业内人士解释,征信系统除了能让银行更真实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和能力等情况外,也可督促企业自觉维系良好的信用。

不过,企业是否与征信机构合作并没有强制规定,完全出于自愿。该业内人士表示,加入征信系统的企业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对很多企业都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