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自己喜欢的、有历史渊源的银器。

来源:《陆家嘴》杂志 特约记者 王蕾

周六清晨5点,杰妮刘就匆匆赶到了伦敦诺丁山古董市场。这是她,也是其他古董经营人每周抢在如潮般涌入的游客们到来之前“扫货”的时间。作为一个业余银器收藏者,她专门收集19世纪中国出口银器。在她的藏品中有西厢记故事浮雕的纯银托盘;有人们常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上看到的梅兰竹菊图案的纯银茶具;还有龙凤飞舞的纯银雪茄盒等等。这些银器,都是当年中国银匠为欧洲市场打造的出口产品,如今在英国仍有市场,而且买家多是中国人。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出口的银器,银器王国英国各个时期的银器,也是诸多中国新兴银器藏家的新宠。《陆家嘴》记者近日走访了两位英国银器藏家:商人汤姆·克劳斯(Tom Cross)和丹尼尔· 贝克斯费尔德(Daniel Bexfield),试图探探英国银器市场风向和投资奥秘。

购银好时节

“比起二三十年前,银器市场衰退和萎缩得相当厉害。现在虽然依然有不少人收藏古董银器或当代银器,比如保罗·拉美瑞( Paul De Lamerie,1688~1751)等历史性重要银匠的作品,以及苏格兰银器,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小巧玲珑的动物等。但是如普通的银茶壶之类的,现在很多都被重新熔化再制。自从两年前,银价从1盎司50美元下滑以来,银器市场情况每况愈下。”克劳斯告诉记者,“但似乎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今年上半年银价经历了从年初每盎司11英镑左右至25英镑左右的较大幅下跌,目前回升至14英镑左右,因此,对于投资或和收藏来说,现在正是买入的时候。”

在伦敦传统古董一条街西西尔庭院(Cecil Court)上开着一家银器商店的贝克斯费尔德在谈到他对目前银器市场状况的看法时则表示,银器市场的情况并非像人们说的那么糟糕,应该说今年以来“市场波动起伏较大”。他认为,对于个人买家来说,特别是收藏者来说,市场表现并非购买唯一考量因素,“买自己喜欢的、有历史渊源的、高品质的银器,可以传承几代人,其价值是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逐渐扩展和延伸”。

17、18世纪大家最受青睐

在伦敦中国城出入并忙于中国美食享用的人们,或许很少会注意到,在其主街杰拉德街上一家中餐馆的二楼外墙上,悬挂着一块标注名人故居的蓝色圆盘:这些是保罗·拉美瑞这位移民伦敦的法国人的数据,他被公认是“银器鼻祖”。克劳斯评论说,无论时代变迁、市场风云变幻,如拉美瑞那样的绝代银匠的每一件银器的市场价值都始终保持在几千到几十万英镑的价格水平上。

说到目前哪些历史时期的银器最受藏家青睐,克劳斯推荐说:“17世纪安妮女王和17世纪末18世纪初乔治一世时期产的银器是市场翘楚。收藏投资价最大。”

而最值得关注的银匠大家除了多产“银王”拉美瑞之外,主要包括18世纪中叶的侃德勒家族(Kandler)、18世纪末的保罗·司铎(Paul Storr)以及不可多得的女银匠海斯特·贝特蒙(Hester Bateman)。

在贝克斯费尔德银器店的玻璃橱内,记者发现了一个由拉美瑞制作的、铮铮闪亮的纯银杯子,标签上清晰地标着:乔治二世,纯银,一品脱杯,1732年,伦敦,保罗·美拉瑞, 18500英镑。

“戳记小本”随身带

作为银器发源地之一的英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银器制造构思巧妙、工艺繁复简洁相宜,刻花、浮雕、镂空、镶嵌等多种工艺普遍应用,并诞生了大批具有高超艺术性的器皿。不仅如此,英国在银器制造标准和品质监管方面形成了一套严格而透明的制度。至今仍在全球应用。

按照规定,英国纯银(Sterling Silver),其含银量为92.5%,另外还有一种在1771年之前更高标准的是布理塔尼亚银(Britannia Silver ),其含银量为95.8%。

那么,在英国购买银器如何能放心大胆不上当受骗“误镀银为纯银”呢?其实非常简单:查验戳记(Hallmark),以核对出产年份、地区、生产银匠或公司名,虽然方式古老原始但真可谓是信息绝对公开。

“戳记”制度诞生于14世纪,是一种验证银器纯度的标志,银器生产相对活跃的城市先后建立了金银检验所(Assay office)并确定了各城市独特的符号。每一件银器生产完成后都必须在金银检验所打上“戳记”。这种银器品质保障制度沿用至今。

比如“狮子”代表英国纯银,“豹”代表伦敦产银器,“锚”代表伯明翰产银器,“竖琴”代表都柏林产银器,“皇冠”代表谢菲尔德产银器;人名缩写首字母代表的是制作银匠,“PL”代表保罗·拉美瑞制作,“HB” 代表 海斯特·贝特蒙制作;而年代则是用字母加不同外框标记。根据银器上的戳记,就可以判定该器皿的“生辰八字”从而判断其市场价格。

在采访的第二天,记者揣着贝克斯费尔德赠送的“戳记小本”来到了诺丁山古董市场,亲自体验了一下为某银器验明“正身”的过程。

在一处出售古董银器的摊位上看上了一个外型颇具Art Deco风格的奶杯。阅读了一下杯底的戳记,见到了“狮子”、“锚”和加了却一角方框的字母“Z”。拿出“戳记”小本对照得出结论:英国纯银、伯明翰产、1938年制。一问价格:110英镑。

警惕镀银或假戳记银器

“不要购买受损或被重新修复的银器,没有什么价值,同时还要特别警惕不要将镀银当纯银。”克劳斯警告说。“镀银器皿也可以有戳记”,所以在看戳记时要明察秋毫,牢牢记住那个代表英国925纯银的“狮子”标志。克劳斯还提醒说,无论你是否相信,“镀银器皿比纯银器皿要重,因为镀银器皿的本料是其他金属,所以会比较重。”

“由于现在造假技术高超,刻有假戳记的银器也时常在市场出没。”贝克斯费尔德坦言,“因为在英国去检验所敲戳时,会根据所购纯银的重量纳税。有人就比如会用一个小咖啡勺去检验所获得一个戳记,然后重新嫁接到另一个器皿上。如果你在戳记周围发现可疑划痕,就要警惕可能是移植的戳记。”

贝克斯费尔德还描绘了另外一种“非原件”的情况。因为银的柔软性和单薄性,对于技艺精湛的银匠来说,对一件纯银器皿进行一些“改造”并非难题。“比如,有人买了一个刻有某族徽的1881年银盘,请银匠重新换刻自己族徽,等他转手时,后一个买家又再换一个族徽或图案。这样一来,事实上该器皿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那件了,虽然其戳记仍在。”

“无论怎样,对于一个银器世界的初来乍到者,特别是在异国他乡想要保证买到货真价实、潜力无穷的宝物,最大程度减少支付‘学费‘的可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将信任托付于专家。”克劳斯建议道。

而记者个人观察发现,在英国购买银器的去处非常多,但是“水”也很深。在那些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古董市场和古董集市上固然偶尔可以淘到一些“便宜货”,但那些历史悠久、信誉卓著的个人藏家和商家,比如伦敦银库(London Silver Vaults)以及集中在伦敦市中心梅费尔(Mayfair)及西区(West End)古董街上的中大型银器零售商店是可靠的选择。而且,在购买之后,如果对所购银器的年份、纯度等重要元素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话,也是可以请金银检验所鉴定确认的,一旦发现造假,购买人有权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