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冲锋号

——中建八局“铁军”建设发展纪实

1983年9月19日,基建工程兵22支队集体改编为中建八局(大)

庆祝轻轨项目贯通

野战军——施工企业——基本建设工程兵——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30华诞,60年历程,中建八局一路走来,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拓拼搏中,锤炼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队伍。这是一支具有人民军队基因的英雄队伍,他们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永远吹响的是冲锋号:前进!前进!!前进!!!

公元2013年9月19日,是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简称中建八局)诞辰30周年纪念日。

从上海到乌鲁木齐,从三亚到哈尔滨;从中国到阿尔及利亚、刚果(布)、埃塞俄比亚……中建八局近千个工程项目部上空,“CSCEC”司旗伴随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帜下,成千上万的员工都在用实际行动创造优异的业绩,为迎接3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中建大厦临街耸立。中建八局董事长黄克斯从他宽敞的办公室里,凝视着远方湛蓝的天空。他满怀深情地说:新中国诞生不久,我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长为中国建筑的一支铁军。今天,我们迎来30华诞,屈指算来,却是走过了60年的历程。

30华诞,60年历程,中建八局几代人薪火相传、艰苦创业,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部为共和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大业转战南北,为实现中国梦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

饮马黄河

中建八局成立之前,走过了兵改工、工改兵的历程。翻开这部史书,追寻历史的足迹……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师改编为水利建设师,参加治淮工程后进驻上海。1955年,建设师奉命向西北进军。部队首长在万人动员大会上发出:“饮马黄河,建设大西北”的誓言。部队越过长江,沿着九曲黄河西进。

黄河敞开怀抱,迎来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驻扎在陕西、甘肃一带,承建国家重点工程。

1956年,建设师奉命改编为施工企业。当年参加过部队改编,曾任连长的王勇成回忆说:部队开进大西北,我们在西安脱了军装,改编成建筑施工企业。改编后,我从连长变成施工队队长。那时搞施工,没有推土机,没有挖掘机,只有靠一把铁锹挖土,用一根扁担、两只竹筐挑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命运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迎来了又一次转变。

1966年8月1日,国家建工五局和建工七局部分单位,奉命改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第211大队和221大队。一支由当年应征入伍的新兵、企业工改兵和野战部队调来的军官组建成的部队,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举起崭新的“八一”军旗,投身于国家三线建设。

这支部队,在大漠戈壁修建航天城、六盘山沟壑里修建工厂、长城脚下修建机场、天山冰峰修建公路、秦岭深山修建车间……1973年,部队接到军委调令,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挥所所属的211团、221团,21支队所属201团、207团、208团,五个团的兵力由四面八方向东北辽阳市集结,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22指挥部,建设中国当时工艺设备最先进、引进规模最大的化纤工业基地——辽阳石油化纤总厂。1978年22指挥部改为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00229部队)——中建八局前身。

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工程是毛主席圈定的。指战员高喊着“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的口号,施工日夜兼程,工程进度月月刷新。部队涌现出了“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辽化”的“硬骨头战士”黄雪官,一等功臣“焊接技术能手”姜本领、“吊装大王”张士刚、“雷锋式战士”张宝田、“抗洪抢险英雄”杨太平……后来成了华为总裁的任正非当年就是这支部队科研所的副所长。

这支英雄的部队被誉为“南征北战的铁军、重点建设的先锋”。

逐鹿市场

文化大革命过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建设生力军。

在中国军队百万大裁军中,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奉命集体改编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加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序列。

1983年9月19日,中建八局成立仪式在济南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中建八局一公司、二公司在济南市挂牌,四公司在东营市挂牌,三公司、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在南京市挂牌。这一天,15000名官兵脱下军装,成为中国建筑员工。

改革开放的中国,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建八局成立之初,就闯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接受市场无情竞争的考验。

改编后的中建八局面临艰难的市场困境,没有地方保护,没有行业保护,只有靠自己打拼,在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中左冲右突,寻找市场突破口。时任局长王洪德在全局工作会议上讲:我们不找市长找市场。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相信,今天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就能打开市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长江北岸,杨子石化总厂工地。中建八局机械化施工公司的铲运机、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来往驰骋,将沟坎土丘变为平坦的土地。三公司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车间厂房,安装公司安装设备、管道、仪器。“首战必胜”,机施、土建、安装公司协同作战,为企业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市场。

济南、南京、天津、东营、青岛、大连、海南岛……中建八局经营开拓者的身影活跃在中国许多城市和地区。

1994年,中建八局承建酒泉“921—520”载人航天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工程。这个工程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是亚洲最高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施工环境恶劣,工期紧张,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极大。八局成立指挥部,时任副局长梁新向兼任指挥长,组建以局总工程师为首的科技攻关团队。局成立了以三公司和安装公司为主导力量的施工项目部,针对重大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在高架支模、74米高钢大门等五项关键技术成果付诸实施后取得了圆满成功。时任局副总工程师肖绪文陪同工程院士和国家顶级专家组成的现场考察组走进大漠,对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做科学评估,专家们赞叹说:“这个工程真了不起!”这项工程荣获鲁班奖,以贾鸿秋为首的团队完成的《酒泉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综合施工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建八局如期完成了光荣使命,中宣部发文宣传“921—520”项目部先进集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他们铸就的“大漠精神”传遍全国。建设部党组授予项目部“全国建设系统行业楷模”称号,中建总公司党组发出学习通知。已任职局长的梁新向率领“921—520”项目部先进事迹报告团赴京做汇报演讲,时任建设部部长俞正声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

中建八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率领员工攻坚克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在危机中,局领导班子把握大势,抓住战略机遇期进行战略调整。1999年,局总部从济南搬迁到上海,落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正当企业快速发展之际,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又接踵而至。局长梁新向和局党委书记刘力群带领局领导班子,团结依靠职工,走科学发展之路,化危为机,市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更加合理。中建八局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黄克斯就任局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校荣春就任总经理。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的视野审视企业发展战略,他们思考已经位居中国建筑行业前例的中建八局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一届领导班子谋篇布局,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提出“五年再造一个八局”的发展蓝图。

正在这个时候,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世界的目光聚焦玉树,玉树也牵动了中建八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心。

玉树大地震摧毁了成千上万的房子。黄克斯、校荣春亲自点兵点将,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援建队伍,驰援玉树。7月1日,中建八局援建誓师大会在玉树废墟上召开,数百名援建先遣队员,发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钢铁誓言。中国建筑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副总指挥于金伟、前线指挥部指挥长李万勇、党委书记冯小林与援建员工一起住帐篷,吃方便面,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深入玉树每一个援建点指导检查工作。红旗小学抢工期间,前线副总指挥毕建新血压高压达180。医生告诫他:必须去西宁住院治疗。此时,大会战正进入攻坚期。他把降压药加大了一倍剂量,挺了过去。2011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建八局二公司玉树援建项目经理张涛三年舍命坚守玉树,挑战身体极限,建藏民满意住房,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易军来到玉树,他深深地为援建员工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动情地说:中建八局是一支铁军,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好!

中建八局有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和管理团队,他们追求的是“强化管理,市场为大,科技兴企、质量兴业”。他们的定位“工作目标是冠军,工作标准一百分。”他们以融投资带动工程总承包,构筑以“三大”为主要内容的高品味市场营销理念、体制和体系,实行卓越绩效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正是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在中建八局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2009年营业收入407.63亿元,2010营业收入562.65亿,2011年营业收入723.78亿,2012年营业收入达到896.56亿元,提前2年实现了“五年再造一个八局”的发展目标。

科学发展,开拓市场,中建八局迎来了质的飞跃。

扬帆海外

2010年,黄克斯在中央党校深造,他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写到:中国的建筑市场大约还有10年的好光景,10年以后呢?中建八局何去何从?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20年前就开始在海外市场布局。如今,我们更看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海外市场拓展事关企业前途命运,更是央企的责任,我们必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呼唤声里,中建八局在海外市场做战略布局。

1984年中建八局承建了埃及6000套住宅。原八局党委书记满凤仪和副局长朱学英带领一批刚脱去戎装的员工出征海外,为当地居民修建住宅。

从那以后,中建八局海外开拓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刚果(布)、利比亚、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阿联酋、巴林、哈萨克斯坦、巴哈马、马来西亚、老挝……开辟市场,建房、筑路、架桥、修水渠,为当地人民造福。然而,他们付出的也极大,有的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发生地震,中建八局租用的楼房倒塌,副局长刘树礼和其他8名员工被压在废墟里。地震的第二天,刘树礼被救出来,他问:我们的人都救出来了吗,我们建的房子有倒塌的吗?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总经理郑学选告诉他“我们还在抢救废墟里被埋的人,我们建的房子无一倒塌”,他才放心地去了医院。阿尔及利亚医生尽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回天乏力,刘树礼走了。那天,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和守候在他身边的人痛哭失声。刘树礼和他的8个同事永远地留在了那片他们为之献身的土地上,安葬在在阿尔及利亚爱丽娅公墓,他们的坟茔都朝着一个方向——东方。

要想富先修路。中国建筑承建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工程,这是一条贯通从大西洋海港城市黑角到首都布拉柴维尔的战略大通道,修通这条公路,是刚果(布)人民的梦想。中建八局刚果(布)项目部修建的道路,穿越荒山野岭,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刚果(布)蚊虫肆虐,疟疾流行,他们中间百分之八十多的人都得过疟疾,病情发作时,高烧不退,忽冷忽热。推土机驾驶员马师傅忍受着疟疾的折磨,驾驶推土机开路。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工期紧张啊!

海外政治风云多变。2011年2月,中东局势突变,利比亚硝烟四起。中建八局承建班加西住宅工程10227名员工,陡然被置身于战争危难之中,面临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利比亚的局势牵动着黄克斯和校荣春的心,他们按照中央的部署,在总公司统一指挥下,协调前方万人万里大撤离行动。中建八局副总经理、中建利比亚分公司总经理张作合担任班加西撤离总指挥。从2月23日到3月4日,历时10天10夜,中建员工一个都不少地撤离回国,胜利地完成了中央下达的撤侨撤员任务。

2013年6月26日,中建八局承建的毛里求斯机场项目正式交工,这是他们用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起来的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在这个工地上,他们引入了法国ADPi的设计师顾问,聘用了当地安全环境管理工程师、法律专家和财税专家,打造了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施工期间,毛里求斯总理纳文.拉姆古阑视察机场候机楼工地,他说:“我对项目迄今为止所有工作都很满意。”8月30日机场航站楼举行隆重开业仪式,毛里求斯总统、总理出席典礼。拉姆古阑总理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建筑卓越的工作,才使得今天能够在如此美丽的机场航站楼成功举行开业典礼。2009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毛里求斯,称赞中毛关系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如今,4年过去了,承建毛里求斯历史上最大建设项目新机场的中建八局人,用“真诚的心”为“南南合作”增光添彩。

中建八局扬帆海外,乘风破浪,驰骋国际市场,造就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也为所在国的人民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

春华秋实

喜迎中建八局30华诞。回顾历史,这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一部改革开放发展史,一部自强不息奋斗史。

展开中建八局的历史画卷,一组数字映入眼帘。30年来,中建八局营业收入增长了1211倍、利润增长了683倍。1983年到2012年末,累计实现合同额6909.39亿元,完成营业额4069.92亿元,完成竣工项目8086项、竣工面积9718.3万平方米,实现利润85.07亿元,上交税金136.45亿元,对外投资267.21亿元。

展开中建八局的历史画卷,形成了机场、超高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文化传媒、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基础设施等10多个高端产品系列。在这些高端产品中,有众多地标性工程:921—520载人航天工程、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展馆工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白云机场、南京南站、哈大高铁、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埃塞俄比亚的非盟大厦、阿尔及利亚布迈丁新国际机场、老挝国际会议中心……

展开中建八局的历史画卷,履行社会责任他们责无旁贷。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千多个,带领13余万农民工奔小康;在四川震后灾区,提前完成1.8万套计36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搭建任务、40.07万平方米永久性建筑施工项目;在玉树,率先基本完成45.1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的灾后重建任务,成为央企排头兵;在上海、南京、昆明等地,中建八局承建面积达600余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任务。

展开中建八局的历史画卷,品质成就辉煌。在2012年度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排名中,中建八局名列第一。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中国诚信经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级企业、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殊荣。先后涌现出5名全国劳模、2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15个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91项建筑工程获得“鲁班奖”,其中主承建49项,参建42项。

展开中建八局的历史画卷,铁军文化熠熠生辉、一脉相承:“大漠精神”、“海河精神”、“先锋精神”、“高原精神”、“玉树精神”、“利比亚大撤离精神”,这些精神闪耀着铁军的光辉,承载着中建人拓展幸福空间的使命,光耀着中建人的梦想。

由此上溯60年,中建八局走过的是一条勇攀高峰、不断创造辉煌的金光大道!中建八局的发展历程就是新中国在战争废墟上崛起,在改革开放中走向辉煌的历史缩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在大地上铸造了一座历史丰碑。这座丰碑是由无数个出自于他们双手创造的杰出作品聚合而成。历史记录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人类文明因他们的奉献而光彩夺目,世界向那些为人类创造幸福生活做出贡献的建设者致敬!

今天,正逢中国盛世年华。三十而立的中建八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志存高远。7月31日局半年年工作会上,黄克斯做了《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的报告,校荣春做了《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发展质量》的报告,他们都讲了一个事关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质量。发展质量关系到中建八局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关系到中建八局未来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建八局未来的前途命运。“提升发展质量”,这是中建八局面向未来的战略决择。

面向未来,中建八局的领导班子豪情满怀。校荣春深情的说:“八局的辉煌历史是全局几代员工共同创造的,他们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我们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铁军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八局光荣传统,团结奋进,开创开来。”黄克斯思考着未来的发展,他说:“跨入世界500强是我们下一个奋斗目标。展望未来,我们的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高的山峰要攀登,让我们肩负起 拓展幸福空间 的企业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追寻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永远都吹冲锋号!”

军号嘹亮,中建八局2万多名员工意气风发,士气昂扬,他们高唱中建八局局歌——铁军之歌:

八局铁军意志如钢

大漠高原铸就辉煌

建筑艺术的殿堂里

有我们价值创造的荣光

追求卓越的历程中

有我们品质保障的华章

八局铁军胸怀宽广

南征北战五洲激荡

万千广夏的篇章里

有我们激情如火的畅想

秀美山川的画卷中

有我们豪迈如歌的奔放

铁军 铁军 铁军

薪火相传奋发图强

铁军 铁军 铁军

坚守使命放飞梦想

我们是中国建筑的中坚力量

我们是祖国建设的钢铁脊梁(凌长连 黄炜)

(原标题:永远的冲锋号:中建八局“铁军”建设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