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5日电(记者庞书纬)中秋佳节是合家团圆、共享欢乐的日子。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与往年相比,市场上的“天价月饼”或曰“金饼”似乎“低调”了不少,却并未绝迹。据记者调查和媒体报道,一些“金饼”及其他高档节日礼品,如今或“栖身”星级酒店,或借助互联网“转战”虚拟空间,颇有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

“来而不往非礼也”,节日期间亲戚朋友相互走动、互致问候本无可非议。可一旦超出“礼尚往来”的范畴,那些藏在“金饼”背后的“小九九”,就难免让人心生疑窦。

商品交换中,价值决定价格,实行等价交换,这原本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对于多年来“虚火不去”的高端礼品市场而言,上述法则却未必适用。毕竟高端礼品消费中,公款占相当比例,不用自掏腰包,自然不会有“切肤之痛”。何况在近年来畸形的“送礼文化”中,“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才是“王道”,谁要是走物美价廉的路线,恐怕要被人嘲笑“很傻很天真”。

走访今年的中秋市场不难发现,两三百元以内的中档月饼正逐渐成为月饼市场的主流。然而在记者看来,月饼及其他节庆商品的“瘦身”空间其实还很大:例如盒装月饼的价格,依旧数倍甚至十多倍于散装月饼,而高档“大闸蟹”消费也从原先的江南地区向全国普及,各种“精品蟹”“豪华蟹”更是层出不穷。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治理多年来形成的奢靡之风以及由此衍生的“送礼文化”,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其期待立竿见影的“战果”,不如俯下身去一点点铲除“节庆腐败”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让节日真正成为中国人寄托梦想、传承文化的良辰吉日。

(原标题:月到中秋分外明莫让“金饼”扫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