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9日电(记者陈凯、陈国洲)因为特殊的高原气候,一般中秋节的时候,青海玉树都很难看到月亮。但是今年,玉树当地的许多藏族群众都相信,玉树肯定会有个月圆夜,因为他们搬进了新家,因为孩子们有了新校园,因为新玉树即将全面建成……

  有家有团圆

在结古镇新建路北格桑卓玛的家里,炉火上的酥油茶弥漫着温暖的气息。一大早起来,作为家庭主妇的格桑卓玛就开始煮肉、切菜,为中秋节做准备。

格桑卓玛说,其实藏族的节日里没有中秋节,但是随着数万汉族援建大军的到来,中秋节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所了解。

“中秋就是吃月饼,就是团圆!”格桑卓玛准确地说出了中秋节的意义。她说,因为地震,因为失去亲人,玉树人可能更懂得团圆的意义,这也可能是越来越多的玉树人开始过中秋节的原因。

“有家才有团圆!感谢国家给我们建起了这么好的房子,让我们有了家。”格桑卓玛说。

去年底,格桑卓玛一家3口搬进了这座“做梦都没有梦见过的新房里”。气派的藏式大门,白底红檐的外墙上画着五彩吉祥图案,明亮的客厅里摆放着藏式沙发、茶几。

和所有玉树灾区的群众一样,格桑卓玛一家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国家免费援建的80平方米住房。来自青海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信息,截至目前,玉树所有的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截至6月底,已经有超过32000户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居。

  新玉树“月圆

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才旦多杰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才旦多杰说,因为特殊的高原气候,一般中秋节的时候,玉树很难看到月亮,但他觉得今年玉树肯定能看到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

“我想是因为今年新玉树马上就要建成了吧,菩萨都会因此高兴的。”才旦多杰双手合十,态度虔诚。他的身后,一座现代化的玉树新城已展露出美丽身姿。

格萨尔王广场上,40多米高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气势雄伟;广场西侧,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红白相间的教学楼透出现代印象画派的艺术气息;民主路上,错落有致的商业铺面已初步建成,商人们正忙着装修门面;扎曲河畔,一条融合现代和藏式风格的当代滨水休闲街已现雏形。

再往远处看,结古山上新建起的结古寺经堂在阳光下金碧辉煌,高原古刹与现代靓居遥相呼应……

“想不到孩子们能在这么好的学校上课,想不到玉树的街道能有这么宽这么平,想不到老百姓的房子能建这么漂亮……”重建的玉树新城让才旦多杰有太多想不到。

来自青海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消息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玉树灾后重建已累计完成投资411.86亿元,玉树重建即将全面完成。

  全家福的中秋

全家福的名字很特别,他自嘲虽然叫“全家福”,但是因为玉树重建,他已经连续三个中秋节都没能全家团圆了。在玉树康巴艺术中心施工工地上,来自重庆的全家福正忙着运送装饰材料,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

一场秋雨一场凉。中秋节前一天,结古镇下了一夜的雨,气温骤然下降。但玉树所有的援建工地,并没有因为下雨和气温下降而停工,轰鸣的机器声响个不停,援建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所有的援建者都在为收官之战而冲刺。

“这也没个啥子,我们班组41个人,哪个不是在玉树工地上过中秋、过春节?”全家福说。

临近中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康巴艺术中心项目部经理王永翔等管理人员来给工人们送月饼。

王永翔说,现在是玉树重建的最后阶段,中秋节期间,公司还有3000多名援建工人奋战在援建一线上。

“为了让工人们在玉树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公司今年决定不办晚会,不搞庆典,用节约下来的钱改善农民工的伙食。”王永翔说,大家舍弃回家团圆,坚守工地,是因为在所有援建者的心中都有一个最高目标: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让玉树重建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为玉树的藏族群众建设一个温暖的新家园。

(原标题:月圆新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