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涛是莱州海关的一名普通关员。2007年,他加入莱州市慈善总会义工管理中心义工队伍,成为该市首批义工成员。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豪言壮语、惊天动地,但是他持之以恒参与义工服务的时长已经超过了600多小时,被莱州市慈善总会评定为“三星级义工”,走出了一条忙碌而又快乐的慈善路。
爱是力量的源泉
在当地的义工组织成立之前,卢涛不属于任何团体,源于对家乡的热爱,他萌发了做慈善的念头,积极扶贫助学回报家乡。大学毕业那年,听说家乡的一名学龄孩子因为家庭十分困难几乎要放弃学业,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从工资中每月省出一部分,常年资助孩子上学。多年的帮扶长跑中,卢涛细心关爱,经常为孩子补习功课,购买学习用品和图书。去年,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第一个电话便打给了卢涛:“叔叔,我被录取了,将来我一定会考上理想的大学!”
孩子是家乡发展的希望,加入义工队伍后,卢涛的爱心力量在传递中放大,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义工朋友,与他们一起向孩子们伸出援手。他积极募捐图书帮助多家农村学校建起了爱心书屋,筹款给山区的孩子送去过冬的棉衣物,参加慈善义工发起的“新年圆梦”行动,征集偏远山村特别是家庭贫困孩子的家庭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看着孩子们欢乐纯真的笑脸,卢涛非常欣慰,“把爱心花在贫困孩子身上最有用,有了知识他们以后就能成为有用之材。”
海关工作和义工服务两不误
在家人眼中,卢涛是个大忙人。上班的日子总是早出晚归,到了周末家里也经常见不着人影。海关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但是他从未因为义工服务耽误过工作,他做好事,都是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对于海关工作和义工服务的关系,卢涛认为,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然后挤出时间来做公益。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公益活动上,对家庭的关注自然少了,但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海关事业和义工事业,妻子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时间允许的时候,他还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做义工,全家人一起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卢涛的公益举动还得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同事们组织成立了“莱州海关蓝飘带志愿服务队”,积极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爱心活动。金晖助老、捐资助学、服务社区、为贫困村解决吃水问题、修建硬化道路……,志愿服务与义工活动相得益彰,一路走来,卢涛的义工信息表记录的内容不断丰富,画出了一道闪亮的爱心轨迹。
把做好事当成习惯
卢涛把个人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义工活动上,但是他做了什么却从来不在同事面前宣扬。通过其他义工的口述,我们才知道,这些年来,他做过的好事数不清。他每年参加公益联盟组织的义卖、义演等活动,利用周末等时间到农村调查困难户。他经常通过义工组织找到愿意帮扶的慈善人士,募款筹钱,对困难户进行帮扶。每逢春节时,他都要到困难群众家中看望、送年货。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总献血量已经超过2000毫升。在参加义工组织的6年多时间里,他每年在慈善方面的投入都在5000元左右,每年的义工服务时长均在100小时以上。当得知自己被授予“三星级义工”称号时,卢涛表现得很淡然。“其实三星级义工不代表一种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种坚持。” 坚持做义工,已成为他的习惯。他说,走到哪儿都想着该做点啥好事,心里才踏实。(贾秀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