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化、商业化、网络化——动漫金龙奖凸显本土原创动漫成熟期新特点

新华网广州9月29日专电(记者王攀)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漫画节暨第十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典礼28日晚在广州开幕。我国本土原创动漫的一些新动向,在当天揭晓的诸多奖项中展现无遗。

——中国原创动漫的国际化特征愈发明显。本届金龙奖的重头戏“中国漫画大奖”颁发给了漫画家李昆武创作的《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而这部作品是典型的“墙外开花墙内香”,2009年首先在法国出版,随后陆续获得昂古莱姆国际漫画大奖、圣马洛漫画节“最受读者欢迎奖”、布卢瓦“历史会晤”国际漫画节金奖以及美国最大的漫画奖项之一艾斯纳漫画奖的最佳“亚洲故事”和最佳“社会题材”两项提名,迄今为止已被翻译为法、德、英、西班牙等文字出版发行,简体中文版在今年正式出版。

金龙奖组委会主任金城表示,在李昆武作品“先国际、后国内”的出版和获奖历程里,可以看到中国本土动漫创作近年来加速国际化步伐、艺术与商业平衡发展的积极成效。

——我国本土动漫创作正在从以往的“单枪匹马”向团队作战、商业化运作转变。在本届金龙奖最佳新媒体大奖、最佳动画短片大奖、最佳动画电影大奖等多个奖项的获奖提名作品中,个人作者几乎难觅踪影,相反,腾讯、华强科技文化等一批大中型文化企业、影视出版机构乃至普通商业公司成为绝对主角并屡屡斩获大奖。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显示中国动漫产业步入了成熟期,在商业运作模式日益完善的同时,动漫产业的资金、技术、运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凸显出普通动漫从业者凭借个人努力“一炮而红”的难度越来越大,该如何为他们创造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值得业界和主管部门深思。

——中国本土动漫创作的网络化特征愈加明显。来自颁奖现场的提名和最终获奖情况显示,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决定一部动漫作品口碑与市场收益的决定性因素。以获得最佳新媒体动漫大奖的《十万个冷笑话》为例,这部作品正是依托网络走红所获得的极高人气,最终击败同类作品获得评委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并有望被续拍成电影。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中国本土动漫创作这些新特点,并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多年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今年适逢“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推出18周年,从1995年蹒跚起步到如今“芳华18”的美丽绽放,表明中国本土原创动漫经过艰难摸索与发展之后,正在逐渐步入了成熟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原创漫画正在全面崛起。(完)

(原标题:动漫金龙奖凸显本土原创动漫成熟期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