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与东方早报

跨媒体联袂制作

王万青,年逾古稀,45年前从上海来到甘肃甘南玛曲县,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让他在此扎根,藏民们亲切地称他“草原曼巴”。他的大医精诚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医生。

早报记者 陈斯斯

从8月30日至9月4日,一场历时6天、跨越3000多公里、翻越4000多米高原的西部公益诊疗活动圆满完成。这趟公益诊疗行由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组织,来自上海的14家不同医院、21名副高以上主任医生主动报名,组成了一支甘南公益诊疗队。

这已经是公益诊疗队伍第二次前往玛曲县开展义诊,这场用爱心和技术连接东西部地区的公益行动缘于一名上海专家——王万青,他和一批又一批来此的志愿医生,成为藏民健康的“守门人”。

义诊专家均自愿报名

甘南玛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这里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自然风光优美,当地生活的大部分是游牧的藏民。

玛曲县人民医院作为玛曲县医疗工作的龙头单位,年平均门诊量2.2万人次,急诊4500人次,但由于地处偏僻,技术、人才、设备等缺乏,玛曲县的医疗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此次参与义诊的医生中涵盖了消化科、妇科、心内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十几个科室,专家共21人,大部分队员都是资历丰富的老医生,都为自愿报名参加,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东方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14家医院,最终前往玛曲县人民医院、基层卫生院进行义诊。

语言不通成最大障碍

由于甘南地区90%都是藏民,语言障碍的问题、生活习惯的不同,无疑给从来没有在高原上生活过的队员增大了义诊的难度。

因为藏民平时没有就医的习惯,小病不会选择来医院,只有当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想到就医,而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藏民吃错药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当地很多藏民对此次参与义诊的医生的嘱咐和专业术语无法理解,但志愿者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给藏民一遍遍讲解,有的甚至画图帮助病人理解。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宋怡萍不放心地一再询问病人的吃药情况,还拿出了自己从上海带来的血糖仪,手把手地教当地医生使用。尽管语言的不通让队员与病人的沟通很难进行下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给病人看病的热情。

今后长期对口帮扶

这场看似简单的公益义诊行动却有着其历史背景,一切源于一名医学专家——王万青,今年已经70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并且已在甘南行医近45年。他曾经获评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而这一次队员的重走甘南公益诊疗也是受老人坚守信念、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的感召而成行的。

王万青表示:1968年大学毕业,曾在毕业分配志愿上义无反顾地写下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起初来到甘南让我失望,这里的卫生所只有2间土坯房、3件医疗器械。”医疗条件的艰苦开始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但看着这里的人缺医少药,有时候因小病就失去了生命,成为了他留下的理由。一个淳朴的愿望已经坚持了大半个世纪,他在这里成家立业,藏民们亲切地称他“草原曼巴”。

王万青说他“一辈子最崇拜的人就是白求恩”,在今年年初,他获得了每个医生都梦寐以求的白求恩奖章。虽然已经在草原上度过了大半辈子,但身为上海人的王万青从来没有忘记过故乡。“上海是我永远的故乡,但我最后一口气要留在这里。”

近期,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与玛曲县人民医院完成签约,今后将长期地帮助支援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