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10月12电(记者刘紫凌 梁建强)柑橘盈枝,又是一年橘黄时。在“三峡坝首第一县”湖北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年逾六旬的老人胡学贵走在橘园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看来今年又有好收成。”

去年底以来,胡学贵有了一个特殊身份——第10村落“理事长”。主持红白喜事、协调处理邻里纠纷等成了他的常态工作。柑橘成熟的季节,他会组织劳力,义务帮助出外打工的村民照料橘园。

西陵峡畔的秭归县是湖北的移民大县,山大人稀,农村治理存在诸多困难。为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破解村级干部力量不足、地广人稀组织不便、移民差异化需求较多等“难题”,去年下半年来,秭归开始“幸福村落”创建工作。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有利发展,群众自愿、便于组织,尊重习惯、规模适度”原则,秭归将全县186个行政村划分为2055个村落。各村落选出理事长和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维权员、管护员、环保员、张罗员“一长八员”10412人,聚集农村“能人”带动群众,推进农村治理创新。

秭归县对村级治理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设计。村务管理,实行“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落”三级架构;社会治理,实行“村 幸福村落 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非常设机构)-社区理事会-村落理事会”三级架构,两条组织架构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从而构成“双线”运行、相互支持的农村治理网络。

村落内不同性质、不同利益范围的公共事务,分别在建制村、社区(村民小组)、村落层面实现自我治理,改变村委会“包办”的简单方式。由过去单一层级、平面式村民自治,转向多层级、立体式村落治理。

在茅坪镇陈家坝村,第四村落理事长鲁有朋正组织大家进行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第四村落位于秭归县城到三峡竹海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往来游客较多,遗落垃圾是多年来大家反映突出的“老问题”。村落“一长八员”选出后,立即商定划分4个责任区,组织做好清扫工作,定时集中检查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负责人交叉检查制度,检查结果张榜公布。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村里的难事,都有人出面管了。”郭家坝镇百日场村党总支书记鲁邦青告诉记者,村里坡多地少,青壮年多数出门打工,留下妇女和老人在家里种脐橙。但因为道路问题,卖脐橙全靠人力往外背,采摘运输成本大,往往增产不增收。

去年下半年,百日场村划分为10个村落。各村落发动群众修建田间路,以解决进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长八员”上门给村民算经济账:“把路修到田里,以前4个人采摘和搬运脐橙的活儿,现在2个人带个摩托车,半天时间就能完工。一天下来省时省力,还能省一半的钱呢!”账算清了,村民的思想也通了。半年时间,全村“一长八员”筹资220万元,修了18条田间路,共计22公里,一年就帮村民节约运输成本60余万元。

为什么村里修不通的路、难以解决的问题,到了村落就迎刃而解了呢?水田坝乡党委书记廖厚坤分析,山区村子范围大,利益不相通,人员难组织,而村落是按利益共同体划分,需求一致,容易沟通;以往筹集资金难,拆迁做工作难,而采用村落推进的形式,工作细化,责任感更强,办事力度更大。

在“村落”这个小平台上,“一长八员”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带动群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掀起产业发展热潮。一年来,秭归县新发展茶叶19013亩、柑橘21850亩、烟叶22668亩、核桃40540亩,发展其他农作物3970亩,年可新增总收入1.9亿元。

化解村民矛盾方面,村落组织也积极发挥作用。九畹溪镇13村落中,有两户村民为林界发生纠纷,10多年上访不停,一度发生流血事件。王学山当选村落理事长后,费了很大工夫找出当年分田到户时记录田界和林界的笔记本,带着冲突双方现场比对,终于平息两家争执。

在秭归农村,“一长八员”正成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角”。郭家坝镇牛岭村第二村落的宣传员谭伏珍自学了广场舞,而后发动村民们在农闲时一起跳。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村民就开始往广场上聚集,100多人跟她一同跳起了广场舞。“打牌的少了,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少了。”

“ 一长八员 生活在群众中,村民之间的矛盾渊源他们最清楚,调解矛盾能抓住要害,化解矛盾就有办法。”秭归县委书记刘晓华说,划分村落,就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原标题:三峡坝首的“幸福村落”——湖北秭归县农村治理创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