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0月13日电(记者萧海川 张志龙)“我耳朵听不见旁人说话,有时还记不住人。”刚见面,106岁的谢明月老人就带着几分歉意地对记者说。

谢明月家住中国东部山东省蒙阴县谢庄村,是目前全县最年长的老人。这里民风淳朴,风光优美,蒙阴所属的沂蒙革命老区曾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红色圣地”。

凹陷的眼眶,斑白参差的胡须,爬满脸庞的老人斑,则是一百多年春来秋往留给老人的印记。老人不识字,话也不多,大多数时间只是安详地看着眼前陌生的访客,但只言片语中却闪现出他尚且清晰的思路。长子谢树村说,父亲经历过那么多战火动乱,心中该有许多故事,只是以前子女没想着问,现在再想了解也难了。

这些年,谢明月跟大儿子家一起住。谢树村告诉记者,父亲的作息很规律,早晨6点左右起床,早饭过后,拄着拐棍出门走走,时间有长有短,然后回家做点农活,或在门前石墩上闲坐,晚上六七点也就睡了。

谢树村说,老人牙口还不错,油条、馒头与鸡蛋糕、稀饭搭配成一日三餐,再炒个菜就齐了。四世同堂给老人过生日,二三十人聚在一起,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交谈中,老人还时不时提醒谢树村,别让自家养的小白狗跑得太远。

距离谢明月家几十公里的蒙阴县常路镇西下庄村,住着刘安营和他的小儿子。生于1916年的刘安营,至今仍记得,年轻的自己推着独轮车去泰安卖过花生,在莱芜战役当过民兵,还南下“支前”送过军粮。

“我20岁前,只见过两次洋车,人家能一天骑个来回的路,我得住一宿才能走回来。”97岁的刘安营所说的“洋车”,其实就是自行车。老人走路的功力,大概就是从那时练出来的。

说到走路,老人像年轻人般高兴起来,“我现在也不会骑车,去哪里都靠两条腿,七八十岁的老头都赶不上我。”

临近中午,刘安营开始准备午饭,擀皮、填馅、包饺子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就包出小半盘肉馅水饺。令人惊讶的是,老人现在还种着150平方米玉米地,宅院附近的边角荒地也种上了一畦畦的蔬菜。

说起长寿的秘诀,刘安营觉得自己是个慢脾性,虽说闲不住,但每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心里都有数,平常还翻翻老辈人留下的旧书,儿孙们都挺出息,自己也没啥要操心和烦心的。

谢庄村与西下庄村,虽相距几十公里远,自然条件却很相近:一个毗邻临沂居民饮用水源地云梦湖,全村东高西低,依山而建,有着600多亩果林;一个在堂阜河畔,一进村就能看见大片挺拔的杨树林。两村的生活用水,全采自170多米深的地下。

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恬淡平和的生活心态加上适宜的自然人文条件,是老人们长寿秘诀,也让蒙阴县成为山东省第六个“长寿之乡”。据悉,蒙阴县目前共有48位百岁老人,90岁以上老人1587人,全县平均寿命78.16岁,已超过山东省及中国平均水平。

(原标题:山东蒙阴县:长寿之乡的恬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