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15日电(记者马姝瑞)今天是第30个国际盲人节,今年国际盲人节的主题是“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对目前我国1300多万视力障碍的残疾人来说,第一个要消除的“障碍”恐怕就是走起来“步步惊心”的盲道了。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正常人脚下的路是“越走越平坦”“越走越舒坦”了,可你注意过盲道,或是闭上双眼体验过盲道吗?大量的媒体报道和网民曝光显示,盲道常常“不导盲”甚至“帮倒忙”。比如湖南常德市曾被曝光一条10米盲道竟有14个弯,被网民调侃为给盲人“路考”。山东济南市的某条盲道被曝光成了机动车停车位,或是被商贩视为门前“自留地”。而类似的情况相信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并不陌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走出家门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盲人来说却“奢侈不已”。其主因就是在于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规划主体缺乏对盲人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铺设的盲道不够规范、人性化。盲道要为绿化带让路,要为电线杆让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本质上,都是让盲人为正常人让路。

此外,“有盲道”而无管护的情况也让城市管理者和盲人朋友们“头痛”。一些城市管理人员表示,由于执法权不够明晰,盲道往往疏于管护。

自去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来,各大城市的盲道问题被集中反映出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对盲道加以修缮和规范管理。

盲道不是“摆设”。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盲人营造一个“消除障碍、促进融合”的环境,让盲人出行不再“步步惊心”。

(原标题:别再让盲人出行“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