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0月16日电(记者马天云、张涛)眼下正值华北地区水稻收获季节,伴随着小型脱粒机的轰隆声,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稻农马俊国小心翼翼地将一捆捆水稻搬到手边。他说,自己种植水稻已经有30多年,但还是头一次看到红色大米“胭脂稻”。

记者随手捻开一束稻穗,与普通白色米粒不同的是,一个个椭圆形米粒呈胭脂红色。马俊国说,这种水稻在开花时,整个穗子都是红的,别提多漂亮了。

“胭脂稻”因其米粒呈胭脂色而得名,原产地为冀东一带,是全球14万多个水稻品种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种,曾为清朝的朝廷“贡米”,栽培历史已有300多年。然而,因其培育难度大、产量小等原因,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近乎灭绝。

“这种稻容易掉粒,收割时必须轻拿轻放。”组织稻农收割的唐山稻香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贺海说,除此之外,“胭脂稻”的植株比一般水稻高出30厘米左右,极易倒伏。今年,一亩“胭脂稻”的稻谷产量在180公斤左右,而普通稻谷的亩产量都在700公斤以上。

因为产量低、管护难,“胭脂稻”曾被地方政府禁止种植,然而,出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设法培育这种稻米,但都因其对水土的要求严苛而屡遭挫折。

近年来,曹妃甸区依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该稀有品种的栽培新方法,但目前种植面积不过百亩,尚处于试验阶段。

“大概7年前,我从唐山丰南区朋友李明手里得到了一捧 胭脂稻 种子,约有300多粒,发展到现在80多亩,实在不容易。”郑贺海说,上世纪70年代初,有种植“胭脂稻”传统的农民为提高粮食产量都改种其他种类的粮食时,李明的父亲悄悄留了几束稻穗,将其插在老土坯房的墙角。后来,李明无意中发现了这些稻穗,将数十粒稻种种下,再把收获的稻谷当种子播种,这才留下种子。

为防止“胭脂稻”倒伏,郑贺海号召工人们把一束束稻秸捆绑起来,并加紧同农业科技部门合作,在不影响原有口味和营养价值的前提下,研究矮化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向市场对接。

“胭脂稻”产量低、难管护,为什么还要发展种植?郑贺海说,一方面因为它营养价值独特,另一方面,觉得传承了几百年的东西丢失了太可惜。

“根据检测,胭脂稻的氨基酸含量超过普通稻米1.5倍以上,且具有理气补血、美容养颜等功效。”曹妃甸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陈洪存说,与转基因“黄金大米”不同,红色“胭脂稻”属于老祖宗留下来的原生态品种,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

“虽然不能准确说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但像 胭脂稻 这样的原生态品种,肯定对健康有益无害。”郑贺海说,“发展杂交水稻之余,把祖先留下的农业遗产发扬光大,一样可以为促进公众健康尽一份力。”

事实上,为鼓励“胭脂稻”发展,曹妃甸区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规定水稻、水产优新品种规模种养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或工厂化养殖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的,每亩(或每平方米)奖补200元。

因为稀缺,曹妃甸“胭脂稻”2012年曾标出了4000元一公斤的高价。但郑贺海说,这是因为现阶段种植技术和产量方面的局限造成的。他相信,随着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胭脂稻”终会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