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展望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

新华网消息 10月18日,“第九届中国民营金融与民间资本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出席论坛并发言的嘉宾包括美国银行美林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浙江大学江万龄金融投资研究中心理事长江赵兰润,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先海教授,新华社经济信息部副主任曹文忠,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陆晓明,新华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海洋资讯部副主任孙琦峰,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首席产品经理范国平,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燕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江万龄金融投资研究中心秘书长景乃权等。

论坛由浙江大学江万龄金融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教授主持。中华工商时报主任记者高初建,金融时报证券部主任齐闻潮,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峣与150名来自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同时,论坛举行了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聘任仪式。曹文忠授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景乃权“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聘书,并就打造媒体经济智库核心竞争力和新华社经济智库建设发表了演讲。

本次论坛主题包括:“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新发展”;“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陆晓明就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发表了观点。他指出,目前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前景有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乐观观点,认为中国具有后发优势,今后很长时间仍旧能保持年均8%左右的高速增长;第二种谨慎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减速的关口,2013至2017年GDP增长率会下降到7%;第三种悲观观点,多来自国外,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严重下降。陆晓明认为,过去30多年助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些“红利”还在减弱甚至消失,如人口红利、廉价土地和资源、廉价资金、入世红利等,这对我国原有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未来中国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目前能否尽快充分挖掘改革红利。

孙琦峰认为,就经济发展与金融投资而言,一个重要战略性领域是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投资。他结合海洋强国战略,从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群寻找金融机遇,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与空间,也为企业选择投资增加新的领域与机会。

黄燕君就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发表了演讲。她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人民币走势将采取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模式,即升值趋势不变,但不排除短期贬值。

金雪军认为在汇率问题上,要十分重视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中几个关键性因素的关系与差异:一是美国、欧洲、日本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经济金融变动及在货币中的反映,其变动方向,变动幅度有可能不同;二是美元、黄金、石油及大宗商品变动及相互关系与影响,其变动方向,变动幅度也有可能不同;三是商品市场、资产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变动及对于汇率变动的影响,其变动方向,变动幅度都有可能不同。

景乃权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政治因素发表了观点,指出经济是政治博弈的外在体现,人民币不断升值是中美政治博弈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成功的一种代价。

中国银行范国平从实务上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跨境金融服务。范国平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归结为结算、投资、储备三个环节。金融机构可针对企业提供两种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一种是利用境外人民币的汇率差帮助企业到国外去结汇,另一种是利用境外人民币的利率差帮助企业去国外融资,两种金融服务都为企业节省巨大的开支。

由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民营金融与民间资本论坛从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通过举办论坛,增进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了解与合作,为改革开放下新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利场所,为政府、企业、研究者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原标题:第九届中国民营金融与民间资本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