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0月24日电(记者张建新、吴刚)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24日发的信息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45.07%,比2011年下降了3.8%,已经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与前几年相比明显趋缓。

在受感染的用户中,其中40.76%的用户感染病毒3次以上,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出现了回升,比2011年上升了16.02%。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网上银行、网络支付等仍然是病毒的主攻目标,在盗取钱财的同时,不法分子还会窃取用户的私密信息。微博也成为新的关注点。针对大型企业、重点行业的病毒传播和攻击增多。

调查显示,2012年通过网络下载或浏览传播病毒的比例占75.42%,比2011年下降了7.27%,但仍连续第五年占据病毒传播主要途径的首位,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应用软件中存在的大量未修补的漏洞,是联网用户的重大安全隐患,也是不法分子用来传播病毒、挂马和发动攻击的最主要途径。

另外,下载应用软件中含有的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仍然是威胁用户安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各类游戏网站和低俗网站更是病毒、木马散布的温床。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和电子邮件传播的比例在2012年均有所下降,分别占22.61%和14.83%。

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计算机病毒主要造成密码、账号被盗、受到远程控制、系统(网络)无法使用、浏览器配置被修改等破坏后果,与2011年相比,均略有下降。其中,超过半数(占50.19%)的用户浏览器配置被修改,虽然比上一年下降了12.77%,但仍然高居首位;系统(网络无法使用)下降了2.1%,占到44.2%;有接近四成(39.08%)的用户密码、账号被盗,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建民表示,虽然大多数用户安装使用了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但用户对安全软件的依赖性过高,认为有了安全软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安全软件也有其局限性。如何保护用户的私密信息,应对和解决频频爆发的大规模信息泄漏事件,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焦点问题。

(原标题: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连续五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