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26日电(记者刘晓莉)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获悉,广西考古专家在龙州、宁明、崇左江州区、扶绥等地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目前,在岩画周边找到22个遗址,并在龙州县上金乡两岸村小岸屯左江右岸的宝剑山洞穴遗址发现古代墓葬,出土大量文化遗物,其中的骨剑和锯齿刃蚌器是第一次在广西古代遗址中发现。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杨清平说,宝剑山洞穴遗址洞口临江,在河段蓄水的情况下,离水面大约10米。洞口外部没有发现道路或人工开凿的痕迹,考古人员只能架设悬梯爬进洞里。根据推测,古时的河水水位比现在更低。据悉,洞穴面积约有120平方米。考古人员通过试掘,发现洞穴内的堆积层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上部堆积为岩洞葬,下部堆积为贝丘遗址,两个时期的文化大致衔接。岩洞葬的葬式为屈肢葬,这与广西其他地方的岩洞葬相似。出土的遗物有石器、陶器、蚌器、骨器等,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石片等。陶器为夹砂陶,以釜罐类为主,大部分器物还装饰有细绳纹。继续挖掘时,发现一把动物骨骼制成的骨剑,长度约有20多厘米,手柄处呈亚字形格,刀刃上有两组倒钩,均打磨得相当精细。

据介绍,这里的堆积层最厚有2.5米。出土的蚌器特别多,大约有50件,其他遗址只有几件。宝剑山洞穴遗址出土的器物很有特色,出土的双肩蚌铲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初步判断洞穴遗址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或者更晚一些。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左江岩画文化遗产的历史与演变、族属等具有重大价值。

杨清平说,据猜测骨剑应该是用于祭祀,或作为权力的象征。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锯齿刃蚌器,这是一些长约10厘米的普通蚌壳,边缘被打制成锯齿状的刃部,估计是古人用来切割食物的。

(原标题:广西龙州一洞穴遗址首次发掘出骨剑和锯齿刃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