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独家专访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程五福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程五福

策划:谢新 刘曼

摄影:连迅

新华网武汉10月31日电 今年9月底,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工农兵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中部最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10月29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程五福借工农兵新院区对外开放的契机,结合当前精神卫生领域热点,就如何注意精神、心理方面的健康和修养、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医院改革建设、业务理念创新、发展道路规划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程五福接受新华网湖北分公司副总经理谢新专访

新华网:程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新华网的独家专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精神卫生领域,重视自己精神心理方面的修养和健康。首先问您一个问题,现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病人,主要是什么样的人群?

程五福: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了社会热点,随着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社会中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我们精神卫生中心每天的门诊号达到500多个,来就诊看病的,有些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有些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为这些人群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新华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精神卫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还是请您简单的给我们做一下科普教育,什么是精神卫生、精神卫生中心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程五福:我们目前主要承担着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是公共精神卫生工作,一方面是医疗工作。公共精神卫生工作并不局限在精神卫生中心院内,还承担着湖北省、武汉市人民心理卫生问题的健教、防治、教学和培训等任务,比如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治,武汉市吸毒人群免费替代服药门诊,特别是武汉市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防治。医疗方面的工作,除了精神疾病的门诊、住院收治等常规工作外,我们还承担心理疾患的治疗工作。总的来说,主要是围绕着精神、心理、卫生这三个主题,来发挥我们的作用。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大楼

新华网: 2013年9月底,精神卫生中心位于工农兵路的新院区已经对外开放营业了。请程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新院区的具体情况。

程五福:新建设的工农兵路院区于2013年9月正式对外开诊。这个院区的定位,主要是完成心理医院的整体搬迁,在新院区从事心理门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比如已开设有心理创伤治疗中心、抑郁障碍治疗中心、摄食障碍治疗中心、睡眠障碍治疗中心。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康复治疗,也将在新院区率先开展起来。除了心理医院这一套班子,我们还将开展轻型的,有专科特色的精神心理病区和中心,比如儿童青少年中心、早期干预中心。

通过这样一个设置,可以将整个精神卫生中心,两个院区进行有力结合。六角亭主要收治一些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当然也会开展新的卫生服务。位于二七路的工农兵新院区,主要以心理疾病诊疗为主,当然也包括一些轻型的精神疾病。两个院区交错定位,六角亭院区属于传统病区,而工农兵路院区则主要开展一些适应社会新型发展的疾病诊疗。比如针对普通的精神疾病,设置两个开放式的病区,一个男病区,一个女病区,改变传统精神疾病铁门铁窗的管理模式,治疗不再限定在一个封闭、监管的环境内,病人可以自由进出,接受开放治疗。

新华网:刚刚听了程院长的介绍,新院区在诊疗范围、服务理念、管理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我们想了解,新院区在硬件条件上,跟老院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程五福:硬件设施方面,跟老院区相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院区开诊,患者的住院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体现为:第一,床位数量达到50多张,病房设施等患者住院的内环境得到改善;第二,患者住院的外环境,包括花园式院落、散步草坪等配套设施也跟上了。新院区建成后,成为华中地区为数不多的,软硬件条件过硬的精神卫生专业医院,有助于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工农兵新院区病房

新华网: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六角亭”院区,武汉市民到过或没到过的几乎都知道这个地方。这个称呼有些神秘、有些戏谑,甚至掺杂着一些误解和歧视。而新院区在工农兵路落地,周围居民也有些疑虑和担心。新院区开放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将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人们对“六角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呢?

程五福:“六角亭”这个称谓,以前湖北武汉的市民都把它当成是“关疯子”的地方,实际上是大家对精神疾病不了解造成的。要改变人们对“六角亭”及精神疾病的误解,除了正常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之外,我们还想借助新院区开诊这个契机,做足工作,逐步消除大家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第一,从心理卫生促进这个方向上发力,针对大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对心理疾患病人进行心理健康的咨询和治疗,通过早期介入有效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第二,早期干预,防止精神疾病继续发展。新院区开设了早期干预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对处在初期发病阶段的精神疾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能让他们得到康复。第三,有些精神疾病已经发生,诊断明确,发病达到一定程度,我们通过对他进行系统治疗,避免精神疾病发生残疾;第四,医院、社区将加大对康复治疗的重视。通过康复训练使因病致残的精神病患者脱离残疾,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从早期的干预、疏导、诊疗,到后期的康复训练,我们全方位、分阶段的细致工作,希望能让人们对精神疾病有一个系统、正确的理解。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可以治疗,可以康复,精神疾病患者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工作,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是能跟我们健康生活在一起的。

新华网:听完程院长的介绍,我们对精神卫生中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请程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愈率的比例是多少?也请您给我们举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这些病人通过治疗,恢复的程度如何?

程五福:对于“治愈”,老百姓跟医疗工作者的理解不一样,总认为治愈指的就是疾病能根治,进入规范治疗后不需要继续治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精神疾病的治愈率和内科疾病的治愈率差不多,在60-70%左右,不算太高。因为精神疾病跟我们的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服药等手段,病情得到控制之后,还是要继续治疗。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相对困难,主要是由于病因不明,长期发病,对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的损害,比如脑细胞神经元胶质化、去功能化,而其他疾病,比如狂躁症,治愈率比较高。

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作用是让状况缓解、好转。能在长期吃药的情况下,维持症状稳定,经过一些康复训练,正常的融入社会。我们了解到社区中有一些患者,由于之前社区管理、社区康复没跟上,仅仅依靠家人的照料,再加上很多患者家属都有“病耻感”,不让精神疾病患者出门,加重了病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治疗措施逐步完善,这群患者的治愈率也变高了。比如,之前一对双胞胎患者,刚开始接诊时几乎没办法采取一些常规治疗手段。后来通过社区的治疗,家属的照顾、社区干部的关心,这对双胞胎姐妹现在已经能够走出家门,和周围居民有了交流,与社会和谐共处,取得了很不错的治疗效果。还有一个患抑郁症的女患者,在我们医院心理科接受治疗之后,症状得到了控制和缓解。有一次我在自己住的小区花园里散步,正好碰到她,原来她也住这个小区。这个病人感觉到跟自己的主治医生住的近不太好意思,就搬走了。结果没过多久,我自己也搬了家,在附近买早餐又再次遇见了她外出买菜,原来我们碰巧又住在同一个小区。通过询问得知,病人现在恢复的很好,生活自理没有问题,可以干点家务活,还参加了居委会组织的舞蹈队。这个例子也说明,精神心理疾病康复之后,是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

休息区花园露台

新华网:我们也感到很欣慰,通过医院人性化的举措,能让更多的精神病人,融入到社会人群的生活当中。

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从立法上为病患解锁,防止“被精神病”。您对此有何认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维护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关爱病患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程五福:《精神卫生法》5月1日起实施,无疑对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也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文一共7章85条,内容涵盖很广,从精神心理卫生促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到病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在精神疾病立法的过程当中,最突出的亮点,我们认为是精神疾病住院自愿原则,能让“被精神病”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一,重点阐述和规范了精神卫生领域从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包括病人接诊、救治、诊断、出院,详细而具体。通过立法,把之前程序上的一些漏洞填补上,防止被精神病的现象发生。我们医院出于对病人权益的维护,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开展工作。比如病人收治问题,以前有些病人打电话说需要接诊,我们就过去了。但现在按照正常的接诊程序,是不合法的,需要当地的公安机关、家属、监护人、居委会来送诊,我们通过科学诊断,再分进行住院治疗或非住院治疗两种情形来处理。之后的再次诊断、医学鉴定都按法律规范来进行;第二,精神疾病救助的力度加强。政府层面来说,针对贫困精神疾病的救助,医保、新农合等报销比例都进一步提高。另外,国家卫生职能部门主导的686 救助项目也增加了经费。以前湖北省全年救治资金是80多万,今年立法后达到160多万。医院层面来说,完善了院长审批,费用减免,病房设施改造等工作;第三,是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工农兵路院区开诊后,诊疗面积扩大,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康复科,同时也会继续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一直都在向国家呼吁,要求在各个社区建立精神疾病康复训练的场所,目前在硚口区已经试行了。

新华网:我们国家对医疗领域的投入逐年加大,医疗体制的建设也更加完善,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一种福音。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过一些俗称"武疯子"的病人,有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行为,您有什么建议,在保护精神病患者权益的同时,尽量减少预防和这种行为的发生?

程五福: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确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全国,还是武汉,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从院方的角度来说,我们承担着武汉市重型精神疾病的管理工作。5年前,精神卫生中心在全国就率先成立了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第一级,是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对全市社区和二级单位的一些培训、指导、监督;二级,是各个区的疾控中心;三级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级防治网络重点要落实到社区防治。通过社区,对各个辖区精神卫生的情况提前摸牌,确诊之后,对这些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定期体检,对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访,对在家治疗的进行督促服药。特别是随访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设置了专门的精神疾病六级评分标准。0级正常,一级轻微,到3级以上,就比较危险。如果发生病情不稳定,出现发病症状、冲动行为,需要社区医生与精神卫生中心取得联系,与当地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必须就诊的,接受住院就诊。这样的管理程序,能有效防治精神疾病肇事。

但伤人事件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有部分家属、病人,对这方面工作不是很理解、不支持。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精神病史,不愿意参与对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造成部分病人“脱管”,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国家卫计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要求通过就诊、排查,发现有重型精神疾病问题,报病治疗。我们正在做相关方案,相信出台后,能封死重型精神疾病管理的缺口,使精神疾病肇事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双十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开展义诊咨询

新华网:我们也希望院方能献计献策,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减少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威胁。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比如自闭症、抑郁症,但由于缺乏常识,常常忽视而延误了治疗。您作为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能否给新华网网友支支招,如何保持精神心理健康,有哪些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

程五福:首先,要做好社会公众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基本精神卫生常识,建议心理方面有疾患、障碍的人,在生活、工作当中出现问题,先进行自我调整。如果发现自己调整不过来,就应该在发病早期,及时就医。我们心理医院就是专门为这些心理出现障碍的人群提供心理诊断、治疗、疏导等各方面的服务,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了问题,长期得不到调整,压抑起来,很可能会演变成精神疾病,爆发潜在的隐患。

另一方面,我们医务工作者要加强继续教育。我们是精神卫生方面的医生,懂专业,但很多病人游离在专业精神病院之外。比如很多人在内科就诊,我们就要对内科的医生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了解与精神疾病相关的一些知识,让他们了解自己所接诊的病人,发现有精神疾病苗头,及早转诊,能使病人在早期接受更正规的精神咨询、治疗,不至于延误病情。我之前在协和心内科进修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她总是怀疑自己的心脏有问题,跑了很多大医院,花了很多钱来做心电图,但是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她拿到正常的心电图报告之后嚎啕大哭,埋怨医生看不了自己的病。为什么明明身体正常,却怀疑自己有病呢,这其实是癔病的一种。所以这个时候,其他专业的医生接受过精神卫生方面的培训,就能在更早期的阶段发现问题症结所在。国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真正到精神科就诊的患者,回溯他的整个病期,85%的病人,病期超过2年半,主要是因为他总是游离在精神病医院之外,延误了治疗。所以我们更多的工作应该放在早期。可以到一些社区,告诉社区医生精神疾病患者早期的表现,进行一些科普健康知识的宣传,让老百姓来自查下,自己是否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倾向,找专业机构咨询。

至于症状,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一般没有躯体表征,大多都是主观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知道哪些情况是有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找专业机构去咨询。我们现在遇到最多的,是神经衰弱的症状,失眠、焦躁、工作效率不高、不想进食等等,这些症状还远没有到真正出现很严重症状的情况。所以发现症状持续,可以找一些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预防。

新华网:感谢您给我们的网友提了这么多好的建议,也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我们网友在精神卫生及心理方面的健康起到有益的作用。

10月26日,武汉建设国际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到2020年,武汉将建成国家级“医都”,卫生资源总量要进入全国前三。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在武汉市卫生事业整体布局中将如何发力,承担什么角色?医院未来7年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程五福:我们是参会的26家三级医院之一。这个会议明确了武汉市要打造国家级医疗服务中心的目标和任务,也出台了2013-2020年总体规划。需要武汉市大小医院齐心协力,提升整体实力。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这个队伍当中,倍感压力,也充满希望。工农兵路院区开诊之后,我们自己算个了帐,从医院的规模来看,两个院区加起来有1000多个床位,到2020年,大概能收治1800个病人;我们的经济收入今年已突破1.5个亿,到明年能达到1.8个亿,2020年大概是3.4个亿;科研教学方面,我们成立了几个重点基地,一直进行心理咨询的治疗和培训,承担了很多国际性心理会议,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前列;人才团队建设方面,中心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98人;博士11人(博士后2人),硕士53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管优秀专家、市重点学科带头人等近20人。

从医院规模、收入、科研教学成果、人才梯队等多方面来考量,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已进入国家精神卫生中心的“第一方阵”,目前排在最前面的可能是北京、上海、华西、湖南。通过进一步的品牌建设、新医院建设,还有一些精神亚专科,比如司法、中医、早期干预中心建设,我们相信,打造全国精神卫生服务中心,指日可待。

新华网:祝愿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取得更好的发展,也很感谢您接受我们新华网的专访。希望通过我们新华网的这个平台,让处于生活压力和竞争漩涡中的人群,更加重视自己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谢谢!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程五福、精防办主任刘修军、党办主任张颖与新华网采访组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连迅)

(原标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迈进全国精卫系统“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