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李志晖)15年前,大连西南市郊星海湾畔,一片低矮的棚户区几乎被世人遗忘。

面对这里一处3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时年49岁的孙荫环与助手们奠基了一项看似冒险的工程——大连软件园。当时,全中国软件产业一片空白,经验无可借鉴。但正是这次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试水,不仅使大连软件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中国的班加罗尔”,而且“孵化”出一个现代化新城区。

这座中国国家级软件园中唯一由民营企业运营的软件园,山峦中散布着GE、惠普、甲骨文等50多家世界500强和数百家国内外软件企业。林荫道两侧,双语学校、软件学院、主题广场和餐饮配套与办公楼宇、研发中心有机融合。

孙荫环是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谈及大连软件园的成功,他说,“关键是有一个 官助民办 的模式”,这与政府投资主导城镇建设具有根本的不同。”

所谓“官助”,就是政府不做投资,而集中精力营造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对城(园)区具体运作不予干涉。“民办”,是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投融资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合理配备产业、居住、商业等功能,带动区内产业升级,解决就业。

为吸引巨头企业落户,城(园)区建设必须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企业标准,其所要求的细致、灵活、效率,正是“民办”的强项。

大连软件园探路成功后,“官助民办”模式再次运用。2009年,孙荫环的团队在大连西郊启动了规模更大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现已初具规模。

在“官助民办”模式下,新城开发不是环套环、摊大饼,而是采用细胞核式,即以3平方公里为一个组团,每个组团中有产业、住宅、商业配套、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城市元素。多个组团将组成产城一体的高端城市。

孙荫环说,相对于现今市区的高密度、高能耗、高价位,软件园和生态城确立了“低”模式,低密度、低碳、低容积率、低价位,“这是由市场决定的路子”。

中国不少新城区,建设标准普遍较高,但由于产业支撑不足,“空城”屡见不鲜。大连软件园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都把“生态”作为灵魂。“保护原生态,再造新生态”是“双城”的发展原则和最大竞争力。

招商选资中,每个楼宇单位GDP能耗水耗均须准确测算,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哪怕经济效益再大也拒之门外。

回忆“双城”开发历程,亿达集团许多“元老”坦言,当初谁都没料到会做得这样好,走着走着才发现是一条直线,而且是正确的路线,看到了最美的风景。而这条路线,恰恰吻合了当下新型中国城镇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科技创新驱动进步等多重发展战略。

从传统房地产民营企业向“绿色城市运营商”转型,期间难免经风浪涉险滩。孙荫环说:“只要跟着国家大政方针走,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找到解决办法。”

(原标题:大连“双城”:“官助民办”下的城市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