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11月7日消息,11月4日,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派员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中心递交举报材料,称《京华时报》今年4月10日至5月7日连续发表针对农夫山泉的负面新闻,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报道,对其造成严重损害。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受理。

这距离今年4月京华时报报道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已有半年的时间。

11月4日当天,农夫山泉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其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的消息,并表示“今年4月10日至5月7日,《京华时报》捏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攻击农夫山泉,具有明显的预谋和组织性质,对农夫山泉实行舆论暴力。”

据央广网报道,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力是农夫山泉新闻发言人也是此次上京举报的带队者。

据《钱江晚报》11月5日报道,周力表示,既然是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主要是希望主管部门能够查清事实的真相,如果说京华时报的确存在着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行为,主管部门当然要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还有其他违法行为,也要移交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等事情查清楚了,赔礼道歉是最基本的。”周力说。至于赔偿的问题,则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

法院已受理两方诉讼 近期或开庭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4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称,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标准还不如自来水,随后,《京华时报》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5月6日,北京市质监局表示已经介入调查,农夫山泉则宣布退出北京桶装水市场。同日,农夫山泉表示已经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

据前述《钱江晚报》报道,周力说,“因为京华时报的这些报道,我们今年4月26日就向北京中院起诉京华时报了,当时的起诉标的是6000万元。后来,京华时报又在朝阳区人民法院反诉我们,说我们在公开声明中说他们‘信口开河’之类,损坏了他们的名誉权。”周力说,后来,他们把起诉标的提高到了2亿元,目前,两起诉讼已经合并到一起,朝阳区人民法院也已受理了,估计很快就要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