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担保、小贷等业务于一体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从而进军资本市场,日益受到担保公司的青睐,或将成为担保公司上市的首选路数。

日前,以融资担保为主营业务的集成金融宣布在香港上市,即为此路径的成功范例。集成金融发布消息称,近期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在完成挂牌后将成为中国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民营金融集团。

组建金融集团谋上市细数集成金融背景不难发现,集成金融集团于2009年初具雏形,当年底其旗下各金融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注册资本已超5亿元,交易额达到7000亿元;2010年9月8日,为了更好整合旗下各金融企业的资源,集成金融集团正式注册成立,于2011年开始着手上市事宜。集成金融称,金融集团本次香港上市安排中,核心资产为旗下的集成担保,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及非融资担保服务与财务顾问服务。据了解,集成担保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利润增长。集成金融的财报显示,其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年度的收入分别为3510万元、5350万元、5710万元。

与集成担保相类似,国内多个城市的担保公司正筹划上市,且都呈现出集团化倾向。广东另一家担保公司中盈盛达早已开启上市计划,其公开称:“上市是我们的中长期目标,只是鉴于目前行业形势不明朗,公司还在等待恰当的时机,希望成功上市,并完成从区域性新型金融机构向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的跨越”。不仅在广东,重庆一家名为瀚华担保的公司,其上市平台公司“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核准,上市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暂且不论是否以上市为目标,仅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市场的细分和专业化程度会日益提高,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担保机构,将会在微金融领域大展身手,发展成为集融资担保、典当、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新型业态为一体的商业性民间金融控股集团。”中盈盛达董事长吴列进告诉记者。

上市利好显而易见记者发现,集成金融此番上市代价不菲。根据集成金融测算,有关上市的开支估计高达5000万港元,其中1840万港元直接与发行股份有关,将作为股本扣减,其余为承销、顾问等费用。然而,包括集成金融在内的更多人士更看重上市的种种利好。

集成方面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六成用于增加资产净值和注册资本,三成用于寻求业内潜在并购机会及扩大服务范围,一成用于运营资金。据该集团招股书显示,集成金融拟发售1亿股新股,90%国际配售,10%公开发售,另设15%超额配股权。集成金融预计,扣除发行应付承销佣金及其他开支,将募集约1.7亿港元~3.35亿港元。

“上市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位证监会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表现在扩大资本实力,提升市场地位,提高市场信誉度,更有利于业务开展等。

还有业内人士的说法更为直接,“上市的主要目的是圈钱”。由于担保公司可进行的担保业务总规模受其净资产的限制,《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一般而言,担保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和银担合作,但今年以来银担合作受限,担保行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担保机构上市不失为扩充资本金和提高盈利水平的另一通道。

佛山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秘书长邢红珠则从行业角度分析认为,在行业形象受创、整体低迷时,担保公司上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舆论对担保行业的看法,对提振行业信心是重大利好。“毕竟上市后公司运行会更加规范,而且作为公众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上还是业绩上都必须拿得出手。”邢红珠说。

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上述证监会人士表示,目前担保公司上市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担保公司直接上市,二是借壳上市,三是通过组建集团上市。他比较认同第三种模式,“担保公司单一上市,其业务单一,业绩不稳定,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同,如果综合多种关联性强的业务,业务结构会比较稳定。”

事实上,时至今日,我国现有的8000余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尚无在A股市场上市的先例。担保行业盈利模式不清晰、利润来源主要依靠担保费,且公司治理结构不够规范,这都是担保公司上市的障碍所在;再从外部环境看,担保行业标准、监管法规等仍需完善,再加上近年来担保行业事件频出、屡遭诟病,整个行业都处于清理整顿期,要想取得市场的认可尚需时日,这些或都预示着担保公司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对此,担保业人士表示,希望监管部门予以更多的政策倾斜,从而使担保机构发展获得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监管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上市。不仅如此,2010年银监会等七部委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完成修订工作,新的、或具有更高层级的管理办法将择机公布,对担保机构投资比例、风险准备金计提都将有实质性突破;另外,担保机构分类管理也有望推行,届时将对担保公司进行评级、分类管理,这些在为整个担保行业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将一定程度上推进担保行业的上市进程。

作者: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