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17日电(记者赵春晖)在给数百万牛羊“定编”、“定岗”之后,新疆伊犁河谷通过“养”草,让近5000万亩严重退化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不到3年就再次勾勒出一幅青山长绿的图景。

在新疆著名的伊犁草原,原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难得一见,饥肠辘辘的牛羊吃了草叶啃草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原先水草丰美的草原甚至变成了“黄土高坡”。

为挽救当地草原生态,2011年初,新疆借助国家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把伊犁河谷440万亩退化严重的草原和水土涵养区划定为禁牧区域,并为4391万亩草场核定了合理的载畜量,禁牧和限牧区占到整个河谷草原总面积的九成。大批牛羊“集结”起来,走出草原,圈养在农区,让不堪重负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兽医局的最新调查显示:截至今年入冬前,伊犁河谷草原平均每亩鲜草产量已达380公斤,比2010年增长了27%。这一数据是通过对遍布伊犁河谷的254个草原生产力动态监测点的测算分析得出的,这意味着通过禁牧和限牧,草场植被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增长,伊犁草原开始大面积复苏。

在大批牛羊走下山后,伊犁河谷南部的恰西草原被划为禁牧区。经过3年休养,满山遍野的牧草大多数已经高过成年人的腰部,山风过处,曾经连马蹄都没不过的草原,如今却碧波起伏,只有1米多高的分界围栏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畜牧兽医部门的调查数据还显示,今年伊犁河谷所有限牧区域的牧草平均高度都达到了8厘米以上,恢复最好的地方牧草已接近半米。由于通过给牛羊“定编”、“定岗”来合理核定天然草原的载畜量,草场的压力大大减轻,草原生态迅速恢复。所谓“定编”,就是大幅度减少自然放牧的畜群数量、确立合理利用草原的理想载畜量;在定编的同时再给部分牛羊“定岗”,对转移出天然草场的牲畜进行圈养舍饲,种植饲草、饲料,发展农区畜牧业。

(原标题:新疆伊犁河谷:漫山牛羊“定编” 大片草原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