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南婷、关桂峰)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垃圾短信屡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与执法部门、电信运营商、手机安全商的博弈中,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模式“三级跳”,实现了群发垃圾短信“精准度更高、密集度更高、价格更低廉”。

据了解,垃圾短信经历了从短信群发器到利用运营商推行的集团客户短信群发业务,再到不需经过基础电信网络的“伪基站”模式升级,垃圾短信的发送者不仅逐步掌握技术,而且会针对各类拦截软件的漏洞进行演变。

最早是通过购买手机号,在手机上人工一条条操作进行点对点群发营销广告、诈骗信息等垃圾短信,成本高、危害相对较小。此后,为追求便捷和低成本,出现商业端口和群发器并行的垃圾短信群发模式,如以106特定数字开头的,即为电信运营商自己推出的商业短信;而群发器仍是通过手机号,短时间集中发送。

记者查阅发现,从2008年开始,电信运营商关注到垃圾短信问题,出台了同样短信发出不能超过特定条数,一旦超发,短信功能将被屏蔽的规定。然而,其弊端很快显现,即无法区分用户是群发垃圾短信还是正常发送内容,出现了大批用户因群发短信、手机号被停的现象,用户只得到营业厅重新申请开通。

在巨大的群发垃圾短信需求的推动下,垃圾短信技术再次升级。从2012年开始,不法分子利用运营商的GSM网络漏洞推出了“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业务。所谓“伪基站”设备,主要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这一手段降低了群发短信的成本,其危害也更大。此类设备运行中,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严重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

事实上,电信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手机安全厂商与垃圾短信的抗衡一直在进行。运营商不断调整监控办法、升级技术,弥补漏洞;公安部门联手电信部门不断予以打击;手机安全厂商也在不断解析垃圾短信的新形式、新特点,辅助手机用户对垃圾短信进行屏蔽。手机用户期待,通过群策群力,垃圾短信尽快得到根治。

(原标题:新闻背景:从群发器到“伪基站”的垃圾短信“升级跳”)